这5年,中国教育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教育经费大幅增长,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所有这些,都有硬梆梆的数据作为支撑。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相比,另一场发生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领域的变革,也许更为本质,影响也更为深远。
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面向21世纪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建议。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阐明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提出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事紧先为教育办,钱少先为教育花。许多地方党委、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措施,着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发展教育作为政府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形象工程,实行教育一票否决制。而今,从城市到农村,从海滨到内陆,对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得到落实,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满足人民教育需求
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公民个体发展的基础。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也要为人民服务——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观念上的具体体现。
扩招是这几年教育发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1999年,一个令无数家庭兴奋无比的消息得到证实:普通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名猛增至160万名。增长比例超过50%,一年的增长量超过过去10年的增长量!这项政策得到了普通百姓的积极拥护。据了解,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高校扩招是最让百姓满意的一项政策措施。
增长的背后,是对教育功能的本质理解。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往往仅是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而现在,人的发展被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而本质的功能而备受重视。这种认识体现在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表明我们党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教育专家们一致这样认为。
遵循教育“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一宗旨,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如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发展高中教育,满足更多家长与学生的求学愿望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解禁高考年龄限制,让所有渴望继续深造的人,都有圆梦的机会;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和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以满足不同社会人群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启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均衡发展教育、确保教育公平,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为此,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进一步规定和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责任,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国家还相继启动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贫困地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减免贫困家庭子女的学杂费;大力推进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在内的多项助学措施,设立国家奖学金,以确保没有一个高校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制定相关法规,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外来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教育为人民服务,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讲,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使受教育者不仅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通过教育让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因素综合协调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1998年年初,黑龙江一所学校实行的用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等等级加评语的方式,作为对学生的学期评估。这引起了国务院及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很快,用等级替代实行了几十年的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旋风。之后,一些学校开始试行多维评价体系,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各自的长处,比如评选“助人为乐好儿童”、“科技活动小能手”,等等,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这些改革表面上看是对人才评价的改变,其背后是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对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教育的本质目的有了根本的改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评价说,以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被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观念所取代;学校教育正在从关注学业向着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的方向努力。
过去,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的容器,其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萎缩、个性和创造力的缺失。而今,这种状况已大大改变,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成为教师们的追求。
理解教育、主体教育、研究型学习等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被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正在深入。例如,作为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型学习在全国迅速兴起。在上海七宝中学,学生们自主选题并开展的“城市光污染的预防”、“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等研究,使他们在研究当中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分析,用创新的精神去发现、去探索。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培养规格和模式,这给教育以较高的效率,然而却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为代价。现在,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较好结合,重视多样性、增加选择性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
正在深化的各项改革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如果说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如今它已逐渐将教育指引向素质教育:客观题减少、主观性命题不断增加,增加综合素质考核,这些都对中小学素质教育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同时,“3+X”的高考方式,给具有不同特长和兴趣的学生以更多的选择。取消全国统编教材,启动并扩大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增加教材的综合性程度,实行学分制,等等。
在高等教育领域,管理体制改革不仅增强了高校的办学实力,更为学科综合、复合型人才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专业设置从700多个减少到254个,拓宽了专业口径,为培养基础宽厚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平台;弹性学制的实施,主辅修课程的不断丰富,攻读双学位、第二学位、跨专业硕士学位等机会的增加,不仅适应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2002年开始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融”的教育观念,又使高校素质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立学习型社会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多层次的人才,就必须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一系列观念变革是建立和完善两个体系的先导和基础。
2002年12月28日,起草、审议达4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于出台了。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律文件,非公办教育机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在法律上确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推进,使用市场的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成为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教育,调动了社会举办教育的积极性,各地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和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引入市场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面积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利用土地置换、资产置换,相当多的学校获得了大笔建设资金……市场手段在教育发展当中,正在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中国已经从关注教育的纵向结构到关注教育的横向结构转变。一个以多样化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为目的的政策性平台开始建构,将为非正规教育和私立教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首都师范大学康丽颖教授这样认为。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成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和组织,包括现有教育制度内的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机构和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中介教育机构,劳动部门的就业培训以及新型的文化产业。教育资源的丰富性表现在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非营利教育与营利教育的共生共荣。”这是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课题组专家在课题报告中的论述。专家们认为,建立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并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
多样化的教育体系,为终身教育的发展、培育学习化社会奠定了基础,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多样化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意识。
自主地、个性化地、主动地学习,成为我们这个崭新时代受教育者教育观念的鲜明特征。
从执政者、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到学习者的一系列教育观念的大变革,汇成了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学习型社会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