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03年两会专题
民办教育:合着时代的节拍迈进
2003-03-11    记者 赵一枫 赵显坤 柯昌万 夏越

字体大小:

   对于全国民办教育战线的广大师生员工来说,今年“两会”的召开无疑是特别振奋人心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有关教育的阐述中明确提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为今后民办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前不久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又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本届“两会”,来自民办教育战线的代表、委员人数明显比上届增加,这说明民办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也意味着今后发展中他们将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

  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我国民办教育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台,给民办教育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更深的思索,本届“两会”民办教育战线的代表、委员谈到它,既有掩饰不住的兴奋,又有对这部法律实施细则如何确保法律落到实处的期盼。

  于果:《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和开始实施后,依法办学是关键,我们要学法、用法、落实好法,最终落实到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如何处理好依法办学和促进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民办教育在新的形势下,任重道远,前途无量,我们必须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很好地把握未来。

  胡大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规定了民办教育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领导体制、管理规范、权利义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将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后,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制订并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

  张杰庭:《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本意是为了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对民办教育事业持的是一种积极扶持的态度,由此得到了民办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民办学校要想发展壮大,必须依法办学。同时也应看到:国家在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引导、开发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限制比较多。从根本上说,中国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就是教育的差距、人才的差距。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动员社会力量乃至一切积极因素举办教育事业,政府何乐而不为?许多企业家投身于教育,看重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追求的是理想与自身价值的体现。民富而国强,民办学校发达了,受益的是人民群众。

  黄藤:《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民办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民办教育已从自我发展走向了由法律和社会来认可的阶段。它不仅是对中国民办教育办学20年来成绩的充分肯定,也为民办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舆论、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支持。这部法律不仅在条文上有重大突破,允许投资者可以取得合理回报,强调民办学校以及学校的教师、学生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地位,而且还强调了对政府、管理者行为的规范和依法办事,必将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框架,普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政策也给民办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民办教育促进法》确定的合理回报为社会资金投资教育扫清了障碍;民办教育20年来的办学成绩使社会认识到了民办教育的作用,对民办教育的支持越来越多。

  黄晓浪:从宏观上来看,《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是今后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指针和保障。这部法律本身只能是基本思想、大的原则,指导行动的具体标准,还要靠“实施细则”,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法的原则。因此,制订好“实施细则”对各地民办教育将来的发展很关键。一方面,希望“实施细则”配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尽快出台。对民办学校而言,时间无比宝贵,很多民办学校的校长是把每一天都与学校的发展挂上钩的!“实施细则”要全面地、充分地体现新的“十六字方针”,把《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核心精神——“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落实到每一项具体条款中。

  孙启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在建立举办教育平等,形成公、民办教育公平竞争局面方面,发挥着独到的调适与保证作用。这个局面的形成,在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几个要件有了明确的规定,从而大大提高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体现国家意志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表明了国家的态度,也体现一个决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认为民办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民办教育促进法》令人鼓舞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把事实上存在的轻视民办教育的做法都“革”去了,而将国办、民办教育放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地方政府要尽快制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细则”,将“法”体现在具体行动中,狠抓落实。建议从现在起到今年九月一日《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段时间,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的政府部门,要认真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熟悉各项条款。在这一基础上,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与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订一个“执法目标责任书”,同时建立起检查、考核制度。

  把握现在 瞄准未来,办出高水平民办教育

  本届“两会”民办教育战线的代表、委员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点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放眼于未来,着眼于现在,大家自觉地把学校的发展与命运,和国家的教育与前途联系在一起。通过交谈,在人们眼前,越来越清晰地勾画出一幅未来民办教育发展的蓝图。

  张杰庭:作为北京民办教育界惟一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我认为积极参政议政,为民办教育领域争取应得的权益,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企业家与教育实业家的职责。

  从1993年创办北京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经过10年的创业发展,锡华教育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预科、大学、国际交流到职业培训的系列教育体系。有了钱办教育,这是一个对教育情有独钟的爱国企业家应该充当的社会角色。

  如果说现在“锡华”仍由三大产业支撑,那么几年以后,教育产业将成为“主打”。教育是在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就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为此,改革教育投资体制,改善教育融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家投资教育特别关注三点:一是政策到位,二是税收合理,三是金融环境。面对入世以后我国教育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国外教育资本的大举进攻,为使民办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鼓励民族企业在本土进军教育领域,相关的教育政策还应逐渐开放,比如在贷款、产权归属、校产抵押等方面。我提出的“构筑教育产业资本运作平台”的发展设想,概括地说就是:在原有教育产业基础上,重组优质资源,全面实行规范化运作,做实教育产业平台,在努力提高教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通过上市等资本运作的方式,实现教育产业与国际对接,从而把教育集团做活、做大、做强。

  黄晓浪:就基础教育而言,今后不同层次的民办学校将出现不同的发展走势。民办高中将出现一次规模上的急骤发展。因为社会对高中教育的需求量原本就很大,现有的公立高中和民办高中在很多地区还远远不能提供足够的学席。这个供求之差在一定意义上要靠兴办民办高中来补足,这就意味着民办高中的大发展。首先是规模的发展,规模初定之后,由于竞争和社会对优质高中的需求,民办高中要在质量上比拼,使质量大大提高。

  民办初中和小学在规模上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相反,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收缩。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以国家办学为主,另一方面是小学、初中年龄段人口的下降,因此,民办小学、初中为了竞争和发展,他们将面临一场质量之战,学生将逐渐向具有较高水平的民办小学和初中转移和集中。这种发展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高质量的学校将迅速壮大起来,低水平的学校将被迫寻找新的“生机”。

  我校走的路子是先搞内涵,再上规模。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的探索,内涵发展是我们的追求,而发展规模有助于进一步追求内涵发展。一所学校,在和它的能力与追求相应的规模基本形成后,它最终的发展方向必定还是内涵。

  孙启玉:山东万杰集团在尚处于创业时期的1995年,就投资8000万元办起了山东省第一家民办高校——山东万杰医学院。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整体提高,没有民办教育的大发展,那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之后,集团董事会已决定拿出3个亿、再贷款1个亿投给教育,在原有17万平米建筑的基础上,再建18万平米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行政楼,以及活动中心、教师宿舍,还要投资3000万元购进一批教学仪器和25万册图书,使生均图书达到60册。我们一个不久的目标就要将集团所办的几个大中专合并为一所万杰大学,并按一流的标准继续进行建设。

  于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教育比较成功地做了三件事:一是最早看到并利用了中国的教育市场,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蓬勃发展,直至今天确立了“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二是实施了民办灵活、高效的办学体制,推动了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悟出了“发展是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这句话的真谛,把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培养质量的民办学校,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来说,今后我们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继续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把办教育首先作为一项事业来办,允许营利,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辨证统一的关系;三是积极探索建立两种机制,即市场规律支配下的学校外部运行机制和教育科研规律支配下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

  胡大白:我国的民办高校大多数起点底,规模小,条件差,虽然多达千余所,但进行正规学历教育的仅100多所,在全国高等教育和体系中所占比重小,分量轻,与构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差距大,必须紧紧抓住新世纪的头20年,加快发展,增强实力,扩大规模,使民办高校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首先,民办高校要在新世纪大有作为,只能走创新之路,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努力增强竞争意识,避开公办高校的强项,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上找准定位,创出特色,坚持以社会热门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在学科与专业设置上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使特色成为创新的突出成果和集中体现。

  其次,要充分利用《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定,以及给投资民办教育者以适当的回报等政策,推进办学体制创新,解决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一要扩大筹资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实力。利用给民办教育投资者回报的政策,吸纳国内外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二要改革招生体制,从根本上改变民办高校招生“吃”公办高校招生“剩饭”的现状。比如在高招中民办高校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和公办高校同时录取;或错开招生季节,公办高校秋季招生,民办高校春季招生;也可让有正规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独立招收新生,自行考试和录取。

  第三,管理机制和教学手段创新,建立以校长负责制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广泛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旧教学模式。通过管理机制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建立高效率的工作运行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使民办高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强实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黄藤:中共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发展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民办学校在实现教育的这一发展目标中必将大有作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

  在民办高校的办学实践中,要坚持“数量决定生存,规模决定质量,质量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打破循序渐进的一般化发展思路,在具备基本条件和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采取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方式,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学校的规模,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带动学校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校的规模架构和总体建设,完成学校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学校进入中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人力基础和知识基础。

  在建立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格局中,民办教育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社会认可度,在质量、规模、科研等方面不断向公办学校靠近,逐步缩小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民办教育才能与公办教育一道协调发展。

  发展离不开教育大环境,建言献策不仅聚焦民办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参政议政的职责,在本届“两会”上,民办教育战线的代表和委员不仅积极为今后民办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并且从整个社会环境、教育发展的角度作出了思考。

  胡大白:《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布后,各级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制订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建议加强管理力度,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教育部专门设司,各省(市)教育厅、局要设处;对民办学校要有明确的支持意见和措施,在税务、征地、招生等方面制订优惠的政策;加强对民办中介机构的支持力度,民办教育的发展亟待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行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

  张杰庭:我的一份提案是关于《将民办学校纳入示范校建设规划》的:示范校的含义应是创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刚刚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应列入市、区示范校创建规划,营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空间。

  同时,建议政府以少量资金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创建示范校。目前国家对公办示范校的投资都很大,且大都属于锦上添花。如果通过“杠杆”操作原理,即国家只拿出建一所示范校投资一半的资金,分成10笔给有实力的优质民办学校用于贷款贴息,则可使他们通过贷款建成10所示范校,这样既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建设更多的示范校,又可保证国家银行贷款利息支付,同时政府又可将节余的另一半资金,用于“雪中送炭”——支持贫困地区或急需投资的其他教育项目上。所以希望地方政府能按“促进法”的规定,采取经费资助、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黄晓浪:制约民办学校发展最严重的瓶颈是师资问题。民办学校教师在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上与公办学校应尽可能平等。例如:编制、人事管理、社会保险等。这样民办学校才能招聘到、留住优秀中青年教师。

  同时,建议加快高考改革的步伐。尽快启动与2004年开始试验的高中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校招生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研制工作,在2004年秋季前形成多个已论证的方案供各地选用,有意识地引导不同地区进行不同方案的实验,以提高改革的实验速度和降低实验风险。并探讨同一高考方案在不同类型地区的适应性。

  黄藤:发展民办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政府的主导政策、学校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同程度,政府对民办教育的主导政策决定着民办教育的生存与否,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政策的调整。民办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但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对民办教育给予公益事业优惠的不多,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甚至将民办教育置于私营企业的框架中,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我国民办教育当前的发展势头不错,但整体力量依然薄弱,发展水平有限,多种学校、多种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并存,办学理念、管理、条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自身实力的提高,以贡献求支持,以真诚求理解。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同程度是民办教育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对民办教育作用、地位的认识,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孙启玉:应先行解决一些国办、民办学校之间有欠公平的问题。比如录取新生问题,国办学校录取完了,第四批、第五批才轮到民办高校。我国民办教育起步较晚,普遍财力不足,理应得到国家更大的支持,对民办高校实行更优惠的政策,如在提供贷款贴息方面,一些费用如建校中的土地使用费、水电气配套费、基本建设费,能减的减,能免的免,因为“弱”才需要扶持嘛。另外,我认为应放开民办高校的收费。一流的设施、一流的质量就应该多收费。现在是市场经济,质量被认为是民办高校的立身之本、生存之本,谁也不会只想多收费而不去提高质量。要价高了,质量上不去,那无异于自取灭亡。有关部门应给民办高校信任和信心。

  代表、委员风采

  孙启玉: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万杰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总裁

  从1991年起,陆续投资4亿多元建起了山东万杰医学院等3所大中专和普通教育学校,初步形成从学前、初等教育到中等、高等教育的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山东万杰医学院目前在校生5000余人,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中西医结合、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由于教学质量优良,成为山东省首批被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

  于果:全国人大代表、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1994年,自筹资金创办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在校寄宿学生达23000余人,固定资产3亿多元。

  曾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教育人物、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江西省十佳民营企业家、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胡大白: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校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郑州大学教师,于1984年创办黄河科技学院。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曾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黄藤: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

  1992年创办西安外事学院。1996年,在学校成立民办教育研究所,从理论上探讨、研究我国民办教育的问题,提出了“校无大小、教无高下、学无长幼、育无国界”的基本发展思路,同时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参与国家民办教育的政策研究。先后荣获“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张杰庭:全国政协委员、锡华集团董事长、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校长

  1992年创建北京锡华电子有限公司;1993年创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

  曾获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民革全国先进个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等职。

  黄晓浪: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南昌私立创世纪综合学校校长

  1996年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6月,回国创办私立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倡导“自主学习教学法”、“自主管理教导系统”以及“个性化教学方案”,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极有实践价值的操作模块。

  1999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深化教育促和谐 凝聚力量谋发展
· 电子科大综合素质教育结奇葩
· 教育数字化“结大瓜”受益学生两百万
· 江西师大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 采访调查农村“隔代教育”的现实之忧
· 陈至立:我们将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
· 落实责任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 改善教育条件 成都投10亿建农村中小学
· 2005微软亚太区教育高峰会将在杭州召开
· 亚洲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希望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