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03年两会专题
教育,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
2003-03-14    记者 翟帆 范绪锋 刘继安 储召生

字体大小:

    “战略机遇期”,这个十六大报告中鼓舞人心的字眼,在今年的“两会”上仍旧频频出现。“新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教育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抓住这些机遇快速发展。”讨论中,代表委员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教育重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要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等重大变革,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超前发展,超前构建一个高水平的人力支撑平台,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连初中毕业的水平都没有达到,怎么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呢?”大连市副市长贺旻委员说。她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而我国目前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不均衡,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甚至是城镇内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给贫困地区教育一个发展的机遇,贫困地区需要迅速提高教育水平,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为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据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代表介绍,5年间,四川省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了6.6%,二、三产业分别提高了1.6%和5%。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迫切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回应。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薛卫民委员分析说,目前我国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数量,还是人才的层次、类型以及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我国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面向市场,调整学科设置,培养出更多社会急需人才。山东大学副校长于修平代表认为,高等学校要高扬起开放大旗,直接参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运用自身的智力优势,全面向社会辐射。

  城镇化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未来20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为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带来了有利条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必须向城镇转移。”致公党贵州省主委陈汉彬委员这样指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约有2亿到3亿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受教育权利是一个重要问题,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委员认为,我们既要考虑到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子女接受学校教育,也要考虑到农民本身接受培训的问题,这就要求城镇拓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职后教育功能,确保农村转移人口的受教育机会和职业培训机会。

  经济全球化要求人才培养重心上移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国配置和人才的全球流动,我国教育既面临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同时也要面对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挑战与机遇并存。近几年,大量低成本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但随着国外资金、技术的大量流入,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转变,一方面对中等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需求提升。讨论中,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我国目前人才培养结构,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上海市卢湾区副区长吴幼英委员指出,如果我国能够按照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可以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具备应用技术能力的劳动力队伍。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要加强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新生劳动力的素质。她说,职业教育面对的是将直接进入市场的最大多数劳动者,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的能力。

  山西理工大学校长谢克昌委员指出,我国目前中、高层人才严重缺乏,25岁至64岁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4.6%,只相当于1970年以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就高教而言,必须要实现“三步跨越”:2010年毛入学率提高到20%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1年到2020年,毛入学率超过40%,达到教育发达国家水平;2021年到2050年,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

  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委员认为,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而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还没有相应的位置,这样的一种状况非常不利于拔尖人才的成长。

  代表、委员们还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特别需要一大批熟悉世界贸易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管理、财政金融、行政管理、国际法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高等教育要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人的全面发展呼唤教育多样化

  “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教育担负着重大责任,这是未来20年教育可以抓住而且必须抓住的重要机遇”。讨论中,代表、委员们表达了一致的看法。

  青海省省长赵乐际代表介绍,2002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了34.5%和15.1%,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对教育也产生了新的更多、更高、更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并非处于前列,青海省人民对教育的这种需求显然代表了我国大多数百姓的意愿。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需求,从量上已大大超出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对非义务教育阶段产生巨大需求;在质上也远远超出普通学校教育所能提供的标准化教育内容。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可能,一些课外培训学校和高水平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私立南昌创世纪学校校长黄晓浪委员认为自己就是抓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黄晓浪在办学中感到我国传统教育中缺乏以人为本、能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内容,因此在自己的学校首创了“综合性创造教育模式”,使学生由传统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这一非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在社会上得到了认可,短短几年间,学校规模翻了几番。正是基于此,他预测,未来几年间,非学校教育内容和学校教育中非标准化内容在社会上将有着巨大的需求。

  与此同时,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学龄人口,而是扩大到不同年龄的成员。贺旻委员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使人们对教育和文化需求增加,这种变化要求教育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方面作出积极回应。在大连,为适应这种变化,一个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社区教育网络正在构建,不久的将来,在大连的每个街道、每个乡镇,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找到高品位的、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对吉林省“隔代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 肯尼亚:很羡慕中国的农村教育
· 从哲学角度看中国教育新理念
· 师范院校应推进成“人”教育
· 中国教育电子厂商首次进“亚太500强”
· 中国在世界全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 重新思考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 专家评价思明区“均衡教育”达“优”
· 首个网络视频教育频道上线
· 镇江八举措推动教育跑步前进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