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民族教育 > 各地研究
回族教育问题管窥
2001-11-15    丁宏

字体大小:

  关键词:回族教育

  来源:《甘肃民族研究》1991.3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教育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回族当然不能例外。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看,各民族都有强烈地保存自己文化传统的趋向。因为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不仅是相同民族互相认同、互相帮助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表现民族自我的重要标志,是造成一个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精神力量。各民族在培养后一代的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本凤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民族语言和生活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这使得在民族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切的归属感,使人们产生倾向于本民族传统的内聚力。

  回族的民族特点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建立在信仰伊斯兰教基础上的民族自觉感。它反映在回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回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回族教育的特殊模式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具体表现是回族有学习伊斯兰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回回先民入居中国时本身所具有的,并一代代保持下来。明末出现的经堂长育是这种传统的规范化和具体化。回回民族所以能在“大分散”的居住条件下生存下来,并在民族内部保持着极强的内聚力量,与这种伊斯兰文化的传统教育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回族也有学习中华文化的传统。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中,回族的这个特点非常明显。这是与其特殊的形成过程分不开的。回族先民由这远的阿拉伯、波斯及中亚等地进入中国境内。他们要生在,必然要吸收移住国的文化,首先是语言。因为这些东来的穆斯林不仅不熟悉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语言,就是他们相互间也存在着语言的差异。这样,他们在与汉族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不得不逐渐抛弃他们原来使用的语言文字(而在宗教教育和宗教生活中还保留着一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人而学习使用汉语汉文。汉语成了回回民族的共同语言。回回民族的普通教育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普通教育是回族形成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反映了回国民族对时代的应变能力和生存活力。

  正是由于回族同时受两种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反映在教育上是出现了两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形态,即经堂教育和普通教育。从回回先民起,到回族的形成,甚至到今天,这两种教育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下所表现的程度不同,但都未曾中断,而且在发展中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回族人民正是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长途径,培养和造就了本民族各种人才,促进了回回民族的的进步和发展。

  由于教育的共性作用,回族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但从内容和形式上又有着独特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也反映着强烈的社会需要和时代气息。它对回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回族使用汉语汉文而忽视她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素质,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注意研究回族教育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以促使回族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从回族教育的现状出发,探索与民族特殊性相关的落后根源及解决办法,力图从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角度,为研究回族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性素材,聊尽绵薄之力。

  一、回族教育的现状

  回族教育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经堂教育,到近代新式回民教育,一直到现代的普通教育,应该说发展是很快的。但从横向比较来看,则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除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教育经费短缺、师资队伍不稳定、学生流失严重、教育结构单一、教材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外,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历史原因,回族教育的起点低于汉族等民族,造成很大程度的落后性,并制约着整个民族教育的发展。

  回回民族的历史,充满艰难曲折的历程,这就使回族教育根本无法正常而健康地发展。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回族教育才走上正轨,但历史原因造成的回族教育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落后性还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西北回族聚居区,回族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都与汉族等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形成一种递进影响的链,从而制约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其具体表现如下:

  1、回族中文盲、半文盲率高,科技人才缺乏,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据1987年人口1%抽样汇总资料统计,全国12周岁及12周岁以上社会成员的文盲率为31.go%,而回族为41.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0%。在甘肃,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回族文盲、半文盲率占12岁以上人口的69.92%,比汉族的48.05%高2O.87%,而回族聚居的广河县竟高达78.85%。与此相反的,是回族科技人才的缺乏。请看表1:

  

  从表中可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科技人才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回族人口占人口总数1/3的比例;而回族聚居的泾源县科技人才的比例与全国和宁夏相比又相差,回族科技人才更为贫乏。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对一个民族的腾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发展文化教育来提高科技水平。开发落后地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如苏联对西伯利亚地区及美国,对西部区的开发。他们成功的经验有力地说明了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一个统计数字,足以证明发展教育与智力开发的紧迫性。美国人均教育年限为11年,英国为10.2年,日本为9.2年,中国为4年,而临夏回族自治州仅为1.8年。虽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但却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或民族,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这一点在一些回族地区已得到证明。如临夏地区传统生产方式十分浓厚,衣业基本上是依靠人力畜力这种小生产手段,相当一部分工业还停留在半手工劳动状态;这里虽然有劳力多,电能充足等发展工业的重要条件,但缺少科技人才,捆住了办工业。的手脚。可见,教育的落后,直接影响到科技的进步,从而也制约了回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2、回族干部来源困难,缺乏“知识化”、“专业化”的条件。

  在主要回族聚居区,回族干部比例一般低于回族人口所占比例。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这些地区回族教育水平低、干部来源困难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干部来源一般有三条渠道:一是大中专毕业的学生;二是军队复转军人;三是干部自然减员的转干指标。除第二条渠道外,其它两条渠道都与教育水平有关(其实,征兵中对文化程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前文已述,一些回族地区“教育水平低于汉族等民族,回族在各级各类学校所占的比例都低于回族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如表2)。这样通过“仕途”为干的人不会太多;第三条渠道往往需要考试,许多地方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可参考。虽然,在政策上,有些地区在转干指标上给少数民族一定的人数比例,但数量毕竞有限。特别是在干部队伍逐渐实行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以后,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显露出来。因此回族干部人数有相对减少的趋势。

  

  教育的落后,也直接影响到回族干部的素质,使之缺乏“知识化”、“专业化”的条件。以回族人口占55%的吴忠市为例,1987年全市7名有高级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2名回族;有中级职称的133人中,回族只有21,只占15.8%。而从吴忠市回族干部的分布看,党政机关比企事业单位多,而从事经济监督、经济管理工作的少;从结构上看,从事文教卫生方面的人员较多、占50.3%,而企业管理人才以及经济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较缺。这种情况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不适应的。教育的落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反映了民族问在实际利益上的矛盾。

  回族干部同本民族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对促进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易于理解本民族群众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回族地区要想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没有一大批本民族出身的干部是不行的。所以,大力培养和选拔使用回族干部,培养回族各类技术、管理人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3、劳动者文化素质提高缓慢,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钱学森同志说:“新的时代生产工人的劳动技能不是主要以体力为基础的,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的”。可以说,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成了衡量劳动者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回族经济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回族人口文化十质较差,跟不上经济开发的要求,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制伪作用。如临夏回族自治州,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发展快,商品流通活跃,但先进的、尖端的、大型的工业项目却没有,全州的工业总产值只占甘肃省工业总产值的1%左右。这主要是临江州技术力量薄弱、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缘故。临夏州的文盲、半文盲率不仅是甘肃省最高的地区,而且其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数也低于全国各地水平,位例最后。这样的文化十质是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再看泾源县,该县自解放以来,工农业生产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低下,因而生产的发展速度与全国相比还是很馒的,农业生产条件几乎没有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停留在解放初期的水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在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低不能不算作一个重要的方面。

  列宁曾经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4)。同样,一个科技和教育水平低下的民族其生产力和民族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这一点已被上面列举的事实所证明。当前,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推动下,西北地区正积极利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力争在对外开放中迈出新的步伐。改革开放的大潮向回族群众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与中东穆斯林国家交往中,回族穆斯林的作用不可低估。在这种形势下,发展教育,提高回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回族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仅与其它民族比较存在着不平衡现在,在其内部也有两种不平衡——地区性不平衡和男女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就回族教育而言,其不平衡性在一些地区表现为落后性。这一点前面已经谈过。这里主要从回族教育的内部探讨一下它的不平衡性。

  1、地区性的不平衡

  由于回族散居全国,其地区性特点非常明显,这就决定了回族教育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与我国整体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性相一致你

  应该说,回族教育地区性的不平衡是历史上形成的。回族形成以后,各地回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差异。这一方面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本身就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因为回族先民一批一批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定居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故经济发展的历史有长有短,条件有优有劣,经济文化水平也就有高有低,正是由于回族遍布全国各地,受不同地方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回族教育中存在着地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城市与农村、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经济落后地区之间,也表现在回族聚居地区与非聚居地区之间。就回族内部对于普通教育的重视和普及的程度而言,也有很明显的不平衡性。比如,在回族散居区,特别是较发达的城市,回族以接受普通教育为主,宗教教育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在某些地处偏僻,且经济水平较低的回族聚居地区,寺院经学教育迄今在回族教育中仍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宗教职业者对于回族教育的发展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回族群众的文化程度看,沈阳市小西街的回族,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30%还多,吉林回族的教育水平远高于汉族。这与前面谈过的落后地区相比,回族教育地区问的不平衡性是多么明显。正因为如此,在研究回族教育问题时,就不能一概而论。既要研究它的民族特色,又关研究它的地区特点,也就是要研究它的不平衡性。不能因为某些地区或某些方面的“高比例”,就得出回族教育相对“发达”的结论。应该看到,无论在回族聚居区,还是在杂居区,回族教育中都存在着需要研究的特殊问题,只不过前者比后者明显,但后者比前者更复杂。因为在杂居区,回族多以“小分散”、“大集中”的形式居住,“分散”区和“集中”区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所以在某些较发达的城市,如北京、呼和浩特,其中的回族聚居区教育落后于周围民族。因此,研究回族长育的地区性不平衡是回族教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B。

  2、男女之间发展的不平命

  在中国,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低于男子,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回族中,尤其在西北聚居区的回族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据临夏州统计,1984年全州平均入学率为70.8%,其中男童入学率为84.4%,女童为55.3%,相差近30%。在广河、东乡、夏河等县,女童入学率都在40%以下。就是如此之低的入学比例也是难以保持。在宁夏、甘肃的一些地方到了四、五年级女学生就寥寥无几了,能念完初中、高中的回族女学生则更少。与此相应的是,回族妇女文盲率既高于本民族男子,也高于汉族妇女。据1982年人口普查,宁夏回族女性12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高达77.7%,比回族男性文盲率高34.9%,比汉族女性文盲高29.8%;而临夏回族自治州女性文盲、半文盲率为82.22%,回族聚居的广河县竟达93.39%,分别比男性文盲、半文盲率高出28.13%和29.16%。

  衡量一个民族的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从男女两性受教育的程度来计量。妇女文化。素质低必然降低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而且对下一代的成长会形成极为不利的教育环境。当然,回族妇女文化程度的低下,并不是她们自己的过错,而是历史和环境造成的。和汉族妇女比起来,回族妇女多受一层宗教的束缚;和回族男子比起来,她们又多受了一层男尊女大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双重压力下,她们的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以至于回族妇女文化素质低的状况,已成为影响回族教育的进程、制约回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

  不能否认,回族妇女教育的落后是与整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分不开的。一方面,妇女教育的薄弱拖了鳖个民族教育的后腿;另一方面,整个民族教育的落后又限制了妇女文化教育十质的提高。所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是消除回族教育中男女不平衡现象的根本途径。

  第三、宗教对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

  对于宗教是否影响回族教育的问题,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建国后四十年来,由于新教育体系的确立,宗教对教育的影响已经没有了;另一种意见是:宗教仍在干预甚至严重阻碍着回族教育的发展,这是回族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宗教影响不消除,回族教育就难以走上健康发晨的近路。

  那么,宗教对回族教育的发展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不可否认,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伊斯兰长曾对回族的文化教育有过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但是,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建国后,随着新式回民社育的提倡,尤其是由于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确立,宗教教育在时代面前已逐渐趋于弱化,普通教育已成为回族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宗长对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如在一些回族地区,少年儿童中还有弃学念经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校学生的宗教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普通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回族学生的学习成绩。事实证明,在回族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宗教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回族中虽不具有普遍性,却在某种程度直接影响到回族教育的发展。所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由于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密切关系,培养宗教服务人员确是十分需要的。但传统的经堂教育越来越不适合时代的要求。特别是近些年来与伊斯兰国家交往中,许多阿月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深感“耳聋、眼瞎。嘴哑”,即听不懂,看不明,说不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经堂教育的局限性。经学院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种局限性,除对学生传授宗教知识和宗教语言外,还进行现代科学文化的教育。但这类学校多办在大城市,许多学生接受了新思想、新环境后,不愿意从事宗教职业,而愿意到外贸、旅游部门当翻译。在回族穆斯林一面,由于看到一些经学院的学生不札拜,甚至喝酒、抽烟等违反“教门”的事情,所以在心理上也不愿意接受他们。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一些人士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如呼和浩特市迈这街清真寺办的学校。这个学校从环境、体制上吸收经堂教育的长处,依托于清真寺,在教学内容上向现代学校教育上发展。这里任课的主要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青年。(多兼职),除开设伊斯兰教知识外,还开设哲学、历史、汉语、体育等。因此,在现代教育作为回族教育的主流面前,遵循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适应回族内部的一定需要,宗教教育的发展方向仍然有可以讨论的必要。

  二、回族教育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由于历史、社会、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回族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想从历史在济、人口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对造成回族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回族教育的历史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回族教育落后的历史积淀已久

  从回族最早的来源看,唐宋时期东来的波斯人、大会人,其中以商人为主,也有国家使节、游宦认这些人来到申国,面对一种全新的文化,为了这应新的环境,他们不会忽视对新文化的学习。唐宋政府也愿意馒之懂得汉文化以增加其贸易。所以当北宋程师主知广州大修学校时。“十谷子弟皆愿入学”(5)。甚至受中华文化熏陶日深的“谷客”还有“或取科第”者。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且接受一种全新文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唐代大女人李彦升考申进士的时候才引起不小的争论。因为当时虽准许“外发子弟”入大学学习,但“未闻西城子弟有以华学名”“这就难怪时人以李彦升之事为奇而陈江要作《华心说》解释了。元代东来的穆斯林是回族最主要的来源。他们十问有宗教人士、社会上层、科学家,但大部分是工匠、军士,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知识分子不多.他们入居十日,多在中国娶妻生子。但中国封建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稳”,根本不重视女子教育,这就难以为这些“谷汉通婚”的家庭后代提供一个良好的摇受教育的环境。就是说,当回回先民入居中土以后,经历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用汉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其文化水平当然很低,其积淀结果很难对回族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元代到明代,回回民族逐渐形成。特别是在元朝的舞台上,回回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在社会环境逐渐安定以后,“进皆舍弓马,而事诗书”。他们为灿烂的中华文化所吸引,“从而崇敬之,仿效之,久之亦伯峋焉如伍中人。”如果说元代回回人为宦从政者多是因为特殊时代回回人优越的社会地位所决定,那么到了明代,除明初的一些武将外,许多则是入仕而得官。如政治家马文升及著名清官海瑞即是如此。

  应该说,从元代到明代,回回人的“华化”是一种十分自然的趋势,因为汉族自始至终是我目的主体民族。在申国历史上,凡是努力学习吸收汉族文化的民族,其经济文化便获得显著提高,这是有史为证的。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回族在明代作为色目人的一种,受到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歧视。朱元璋及其子孙极力推行同化政策,企图用程朱理学获铜人们的头脑,这必然影响到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正常发展。于是,一些回族人士转而对过去学习汉族文化的正常情况进行反省,希望设立一套有益于本民族的教育体系,发展伊斯兰文化。加上当时回族封建经济的发展,为这种设想提供了基础。这样回族的经堂教育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回族教育的主要形式。

  经堂教育是阿拉伯宗教教育与中国私塾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扎根发展过程中逐渐中国化的结果。经堂教育为中国伊斯兰教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政策下,这种教育制度是增强回回民族的共同心理十质,抵御民族同化的一种必要手段。但经堂教育毕竟只是一种宗教教育,其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为抵抗统治阶级同化政策而形成的对汉文化的盲目排斥,是造成建国前回族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回族形成过程中,选择了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这既是为了使融合成回族的国内外各民族成员语言得以互通,也是为了适应其所居住、生活的汉族地区这一特定环境的需要。共同语言的形成,是回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经堂教育以研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及宗杜知识为主,这对于通用汉语的回回民族,无疑超出了它的范围,成为回民用自己的语言接受知识的障碍。这样做的结果,使一般从小接受经堂教育的回民只会讲汉语却不认识汉字,于是出现了以阿拉伯文、波斯文拼写汉文的“小儿锦”,讲解经文也用不大合乎汉语语法的“经堂语”。这种“小儿锦”和“经堂语”是宗教教育在回族中发展的畸形产物,说明经堂教育既不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林和发展,更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变化。回回民族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上所面临的宗教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经文与汉文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回族教育以至于回回民族发展的框桔。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回族人士的注意。他们认识到,传统的经堂迁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在不断发展的需要。回族要振兴,必须从改革教育入手。近代的新式回民教育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兴起的。这种新式教育在照顾回族传统宗教意识的同时,开始重视回民子弟的普通教育问题,为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了条件,使他们获得了更广泛的知识。回族教育获得新的发展。

  但是新式学校也有局限性。首先经费来源没有保障,致使许多学校建立不久就被迫停办1另一方面是学校大多建在城市或县城内,居于乡村的广大回民子弟几乎没有入学机会。因此,回族教育落后的历史积淀并未能因为新式学校教育的提倡而得到根本改变。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发展回民教育计划》中曾披露过当时回民教育的落后状况:“查我国回教同胞,总数在四千万以上,约居全国人1/10……其教育程度素称落后,文盲比比,中学生已属稀少,至于曾受高等教育者,全国仅二百余人而已”。可见,建国前回族教育水准低落到何种程度。

  以上,从历史的角度,对回族教育的落后根源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说明回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来已久,历史遗留下来的薄弱环节不是一下子可以改变的,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第二,经济的落后,使回族教育失去可靠的物质保障,导致教育的落后。

  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要以经济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做好基础,教育就是一可空话。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一般取决于生活条件”。

  对回族教育而言,经济的影响更明显,更直接。如经堂教育,这种教育来源于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寺院教育,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经费来源上,后者一般由国家供给和管理,且多有大量的捐助和不动产作为基金。中国的经堂教育则不然,一切开支,均由回民捐助,或从清真寺收入中开支。学生之多寡,须视该地经济能力而定,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经堂教育能长期存在和发展,依赖子广大回族穆斯林的宗教热情和对民族发展的关注。但由于经堂教育盛行时,回族中以小农经济为主,不可能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经堂教育。再加上经堂教育耗资大、时间长、代价高,所以能接受“大学“育者不多,一般回民子弟只能在“小学”、“中学”学习一些宗教知识。这种情况在回民新式学校中也存在。回民自办的新式学校经费来源没保障,或由个人集资,或由清真寺捐赠,此外便是从当地回民经营的如屠宰业、仗食业、运输业以及牙行等行业中抽取。有些回族上层要员捐资办学,经费仍由老百姓负担。因此,近代新式回民学校虽然办了很多,但由于受到回民经济能力的限制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当我国整个的新式长育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时,这个与之同时起步的回民新式教育却依然停滞不前。可见,回族经济的低落,不仅影响着回民的经济,更严重地影响了回族教育。使回族教育的发展失去了可靠的物质保障而落后于时代。

  不可否认,历史上回族经济的贫困,是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下的恶果。特别是清代回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失败以后,回族迟受了空前的大劫难。他们被迫流难,迁徙,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一次次的劫难,使回族的经济一步步衰退。在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广大回民只能进行简单的小农、小商等经济活动,不能把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教育中来。特别是被迫迁徙到荒凉偏僻地方的回民,“在交通不便,物产缺乏的环境里,解决生活犹竭力不暇,那有余力求学。故教育不兴,知识落后,生产笨拙,无由改进,致贫愚直至”(10)。

  建国后,实现了民族团结和平等,但一些回族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困现象未能根本改变,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也未能消除。如甘肃回民多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特别是回族相对集中的乡村,多系高寒边远地带,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不发达,贫困一直是他们发展教育的拦路虎。再如宁夏,回族人口的63%居住在干旱多灾的南部山区。这些地区地方财政困难,很难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改善办学条件。群众生活贫困,无法给子女提供好的学习条件。而且,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观念的落后。一些地区回民经济生活贫困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则是一种容易满足、不求长远的小康思想和观念。这种轻视教育在振兴本民族中具备重大作用的观念,扼制了其渴求知识、开拓视野的愿望,对教育缺乏迫切感。特别是由于一些落后地区生产力发展土馒,对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未形成强烈的需求意识,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尚缺乏自觉的要求,因而视教育为无关紧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回族经商的逐年增多,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受民族经济水平的限制,回族经商多限于“提篮小卖”,本身对文化的要求不是很高。许多人在价值观念上,注重现实利益,急功近利,缺乏对教育长远目标的认识,因而注重“钱财”和轻视“人才”的现象仍很普遍。反映在教育上则是一些地区回族学生粗学现象严重,在校学生成绩不如汉族。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农村生产承包制以后回族学生辍学务农一样,与历史上回族贫困落后的经济境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局面,是提高回族文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

  第三、聚族而居的回族社区与外界缺乏交流,造成其内部的封闭性。

  回族散居全国。我国近服%的县市都有回族居住。回族所以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中生存下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札拜寺为中心的回族社区的存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

  回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形成的一个民族。回族文化基本上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没有这种交流与渗透,回族不可能形成为一个民族。从回族的形成过程来看,她曾经是开化的、善于学习的民族共同体。由于这种原因,她与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很“象”,都是讲汉语,用汉名,着汉服。但回族却坚守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及这个信仰下的风俗习惯,继承着伊斯兰文化传统。他们以社区的形式聚族而居,在保持自己的信仰与习惯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和平共处,正常交往。但是,当他们的信仰和文化面临着他民族的威胁的时候,他们必然要为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起而斗争。明代的强迫同化政策,清朝的残酷屠杀,都引起回族人民强烈的反抗,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每一次都加深了民族的灾难。于是他们退而自保,在自己民族的区域中躲开外来的压迫与歧视。从这个角度来讲,回族社区也是回回民族无力对外抵抗的缩影,是回回民族在强大压迫下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个性的一种手段。在这里,伊斯兰教已不只是一种宗教上的信仰体系,而是一种社会文化,一种社会思想体系。它影响着回族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回族特有的伊斯兰文化国,而对这种文化之外的其它民族文化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多读书即远教之由”、“学汉文即叛教”的偏见和守旧意识的影响下,回族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自己的教育局限于宗教教育的范围,不主动接受外界的文化和知识,对伊斯兰教规范之外的东西采取盲目排斥的态度。在缺少交流、缺少对比的死回中,回族教育不可避免带有保守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很难得到健康发展。这一点已为回族聚居区教育相对落后的本实所证明。

  社区的发展与地域空间有重大关系。一般说来,社区发展较快的地方,总是地理环境优越,资源能源丰富的地方。前面说过,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回族居住的地区,多是交通不便,地理环境恶劣,经济文化落后的地方。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居住在闭深钢环境中的回族处于落后的文化区域里,“之时代刺激,人民不知学问为可贵……故教育不能进步。”(11)。这是造成回族社区封闭性的客观原因。这种客观的封闭性与社区内部主观的排外性结合的结果,造成了回族社区的落后与保守,进而影响到整个回族社会的发展。

  目前,回族社区对回族教育的发展仍产生着影响,从教育的性质来讲,它是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在所有的地方得到实现”(12)。随着学校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学校教育这一取得学历的手段过于集中地关注,而对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的关心却急剧淡漠下来。对社会教育,若从社区的角度而论,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社会相比,同一社区内的人们的交往频率更高些。这样,社区所具有的“教育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教育力”通过在社区的生活,就可以很自然地掌握各地区的文化及社会的特征,此即所谓在“生活教育”意义上的、以“无意识的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但这种“无意识的牧育”也有相反的一面,这就是不利的教有环境。就回族社区而论,他们聚族而居,门舍相邻,代代相亲,比起汉族来关系就更加密切。正因为如此,传统的观念和当代的一些意识如弃学经商、弃衣经商等也就更容易互相沾染和影响。这是不利环境的一个方面。其次,在一些城镇,凡是回族聚居的街道,经济上处于小商贩层次的各种摊点也就比较集中,子是赚钱的诱惑对青少年造成一种不利影响。这是聚居区回族学生成绩下降及科学、失学的不可忽视的因十。这种不利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聚居区回族教育水平村提高。目前,有些地区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回族人口及聚居情况,为回族设立了寄宿制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财力、物力等种种原因,这项措施虽必要但很难普及。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在办学形式上下功夫,而应加速改变回族社区传统的习惯势力及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回族社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于社会整体的良性运动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努力提高回族社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消除其封闭性所产生的不利因素,是非常重主的。

  第四、回族人口发展过快,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民族无论大小,都由一定的人口组成。各民族人口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民族的存亡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理论来看,民族繁荣主要有三大标志:一是要有高度发达的民族经济,二是史有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三上要有一定质量的民族人口。而人口是最重要的,无论是提高生产力还是发展科学技术,都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就人D生产而言、重要的是人口质量,而不是人口数量。人口憎长快并不总是好事,有时反而会成为沉重的包袱,直接影响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幸的是,这一点在一些回族地区已成为本实。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回族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特点是死亡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历代统治阶级镇压和残杀的结果。建国后,回族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它不仅超过了汉族发展的速度,也超过了各少数民族人口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民族平等、共同繁荣政策下回回民族的飞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丞待解决的问题。

  人口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懒现实的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体现以生产关系为主的全部社会关系的生命实体。人口问题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育作为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根本任务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开发这个生命实体资源,首先是人口的智力资渐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类文明反的提高,又会把教育的发展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发展与教育事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是教育与全部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各环节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教育的发展和其它现代文明设施的运用,使儿童的托本费用大大提高,儿童的培育周期也相应延长,劳动生产年的提高使时间的价值大大增高、父母在养育儿童上花费的时间无疑是一种经济收入上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们们向于少生优育。也就是说,在一定资金、时间资源的条件下,家庭人口生产的决策者,开始从过去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培养数高数量、较低质量的子女,转向用于培养数少数量但较高质量的子女。这种变化,是同整个人口再生产奖型的过渡和转换相适应的。我目现阶段提出的“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政策,正是这令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抉择,它符合我国人民的长远根本利益,同时也与每个家庭的眼前利益休成相关。但这项政策的实施,却在一些回族地区受到阻碍。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出生率一直处于全国各省、区的前列。根据1987年全日1%人口抽样调查,1987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21.4%,宁夏为25.14琳,比全国高名1个千分点,仅低于新疆列全国第二位(13)。其中回族妇女生育车表现教较突出;1985年宁夏回族占全区人口的32.3%,而1986十回族育龄妇女生育的婴儿数占当年出生婴儿数的38.4%;另据19%年统计,临夏回族自治州妇女的多胎率为24.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多胎率为28.5%,都超过全省17.3%的水平。(15)

  回族人口过速增长的现实已对回族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素。针对教育而言,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势必造成人均文化教育费用下降,其结果就是教育普及车低,文方多。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如果一个人从婴儿成长到18岁的培养费按6000元计算,那么临夏州从1978年到1987年增加的近20万人的培育费用就是6.7亿元,而临夏州自1956年成立到1987年的三十一年中财政收入的总和才有5亿元左右(16)。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减少人均教育费用,从而上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到人口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如青海省的少数民族人口,1982年到1987年增长了9.6%,文盲率却由68.27%,上升为74.44%,其中回族文盲率由56.64%上升为69.91%,6一12岁的毕龄儿童入学本回族仅为46.87%,其中女童更低,只有34 11%(17)。这种人口数量与人口文盲牟的同步增长,决不是振兴民族教育,推进民族繁荣的好兆头。

  事实证明,正常的人口发展速度是教育高度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执行正确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不仅有利于提高回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庭负担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而且对于发展教育以提高整个回族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促进民族的繁荣富强将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三、关于发展回族教育的几点想法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这给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也给回族教育事业提出了艰巨而此荣的任务。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教育的改革势所难免。但由于民族教育是带有强烈民族性的社会现象,民族教育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问题复杂,涉及面很广。进行这场改革必然要和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某些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发生抵触,遇到种种阻力。专对回族教育而言,怎样使回族教育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而前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如多办寄宿制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向回族聚居区增派教师及增加经费等。有些地区为探索回族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新的尝试。如由15省回民中学组成的回族教育协作体。这个协作体利用回族居住特点的大分散搞网络,互相交流,利用小集中搞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再如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为满友回族少年儿童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实行了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一条龙联合体,对学生实行跟踪调查,为研究回族中小学教育衔接做了好的探索……以上这些设想和经验,多是为解决回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而提出来的,这里,仅对如何发展回族教育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必须在研究我国总体教育前提下探讨回族教育问题。

  回族教育是中国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回族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整体教育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重要保障。应该看到.我国的教育水平目前还是很低的,不仅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距离。回族教育所以落后,与我国总体教育水平的落后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在研究我国总体教育的前提下探讨回族教育问题,只要全国总体教育搞上去了,一定会为回族教育的发展提供好的背景和环境,这是解决回族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二、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回族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生产力的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过阶段的重要特点,也是教育发展中最为不利的因素。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就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重要位上上: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者文化科学知识的要求提高了,客观上将促进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财富,为教育的发展打下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后一点在一些落后的回族地区是尤为重要的。

  第三、必须重视回族教育的特殊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才能搞好工作。我们研究探讨回族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发展回族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回族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注意总结经验,使回族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促进回族牧育事业的更好发展。应该看到,回族教育问题不仅与回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民族宗教、民族习俗甚至民族意识有关。如果不从多方面考察问题,而是单纯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教学与教育机构的建设发展问题,要想彻底改变回族教育的落后状况恐怕是办不到的。要想加快回族教育的发展,除加强教育本身的发展以外,还必须解决一些与回族教育有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严重妨碍回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回族有其特殊的生理素质和生活习俗。可是,由于回族同汉族使用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因而回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被忽视石至国家在教育上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优惠政策也不能完全落实给回族。如高考中适当照顾少数民族问题。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比例应力争不低于少数民族人p比例”。这正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现状制订的,但具体落实中则存在着一些矛盾。以昌吉州为例;从1979年至1987年各民族大专生录取数对比资料中可以看到,回族人口占全州总数的11.2%,而历年来大专生每年平均录取人数仅占全州总录取数的3%,汉族占全州总数的75.8%,历年来大专生平均录取数则占84%,维吾尔族占全州总数的4%,8年来大专生每年平均录取数占4.4%,哈萨克族占全州总数的8.2%,8年平均录取数占6%,其他少数民族虽仅占全州总数的0.8%,而每年大专生平均录取数则占1.93%。这种情况在甘宁青等地也存在。虽然,在政策上,对这些地区的回族有一定的优惠,但没有多大实际意义。1982年起昌吉州回族高考可享受30分的照顾,但从82年到86年中,仅有1O人享受到这个照顾;再以宁夏山区为例,由于缺少教师,有的课根本开不了。所以,在一定时期内、适当的照顾是必需的,应该在“力争不低于回族人口比例”的范围内划定分数线,用“不平等”的政策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有人认为,这样做会降低回族“人才”的水平,产生惰性心理,不利于回族的发展。当然,这种办法不是解决民族文化教育落后面貌的根本办法,从民族本身来讲决不能依赖于此。但从历史上回族文化教育上的落后面貌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的现状来看,从民族发展的全局来考虑,适当的照顾措施无疑是回族教育由低到高,由恶性循环向良供循环转变过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现在,有些地方已开始实行一些具体办法,如宁夏对南部山区实行定向招生,从宁夏大学、宁夏衣学院和宁夏医学院招生名额中,拿出20%从南部山区及陶乐等几县招生,有的切块到县;宁夏大学、固原师专等还专设了民族预科班。以上这些措施是发展回族教育过程中走出的可喜一步,以后怎样发展,还有待于人们更深一步的研究。

  第四、提高本民族对文化教育重视的自觉性,是进一步发展回族教育的内在决定因素。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可以说是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的积淀之物。而我们提倡的民族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民族地区的教育迈向现代化,“现代化”的观念绝不是仅指民族教育在设施上、教学手段上的现代化,而主要指的是民族地区的群众心理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化背景的耦合运动,是民族地区文化总体的变迁。只有把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变革和我们传统的民族教育观的更新作为民族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方向,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才能真正谈得上顺应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应该看到,在回族中,还没有唤起全民族重视教育的热情,在许多回族思想中,还存在着“毕业证不如营业证”、“学校不如礼拜寺”、“人才不如钱财”的观念,更多地顾及眼前利益,不考虑本民族的长远利益。所以,必须加强回族内部的思想教育,使回族群众增强对历史的认识,清楚造成今天教育落后局面的主客观原因,动员本民族人民亲自动手去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和落后习俗,树立和逐步完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共同为振兴回族教育做贡献。

  不可否认,回族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很薄弱的,回族教育中历史造成的落后现状也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解决的,向前跨进一步很难。但是,我们相信,回族人民是有志气的,是一定能摆脱落后,踏进先进民族的行列的。

  ————————————————————————————————————

  注释:

  (1)殷延卓《泾源县民族被育的用在与分析》打印稿。

  (2)以马维源《发展宁夏回族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的材料整理成。

  

  (3)《吴忠市培养少被民族干部工作情况及规划》打印稿。

  (4)列宁·《青年团的任务》。转引自《马克甲主义经典作家论该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8月第一版32页。

  (5)南宋龚明之《中关纪闻》卷3。

  (6)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

  (7)戴良《鹤年吟稿序》。转引自《回族人物志》(明代人)

  (8)《回民言论》(半月刊)第2期。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648页。

  (10)沙值君《西北回教教育的状况》。摘自《新西北》1944年7卷7、吕期合刊。载于《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分册。

  (11)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

  (12)[日]新掘通也编、张惠才等译《社会教育学》。

  (13)宋传升:“《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年人口变化分析》。载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89年第3期。

  (14)张天路《民族人口学》。

  (15)马正拟甘肃少数民族人口》。

  (16)王学仁《地狭人稠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应严格控制人口迅速用长——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口与经济“两种生产”的关系探讨》。载于《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2—3期。

  (17)张天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及其问题》。载于《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与河北省共建河北大学
· 即墨再次调整农村教育布局
· 农村成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掠影
· 上海:教委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成立
· “四不靠”地区教育的困境和希冀
· 山东莱西:教育局建“局长在线”
· “绿色教育”构建教育公平体系
·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