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民族教育 > 各地研究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2001-12-03    

字体大小:

  1994年,四川省内民族自治地区(含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黔江地区和乐山市的峨边、马边两县)共有幼儿园292所,在园儿童80710人,有教职工2901人,其中专任教师2352人;小学8431所。在校学生816094人,有教教职工44987人,其中专任教师39946人;普通初中326所,在校生155645人;普通高中106所,在校生22504人,普通中学(包括初、高中及内地班)有教职工20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5213人;职业初中17所,在校生4395人;职业高中23所,在校生4766人,职业初、高中有教职工1325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人;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技校及中师)共31所,在校生16672人,有教职工2687人,其中专任教师1485人;成人扫盲与技术培训学校5061所,在校学生791477人,有教职工2557人,其中专任教师1073人。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和民族语文教育

  在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实行“双语”(用汉语和当地民族通用的民族语言)教学的发展思路,受到了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肯定。彝、藏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体制已初步形成,两类模式的双语教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按两类模式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676所,学生129002人,分别占彝、藏族学生数的401%、549%。其中,实行彝汉双语教学的754所,学生65358人;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922所,学生63644人。以民族语文为主模式的有中小学218所,在校生14132人。民族语文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全省有开设藏、彝文专业的大专院校4所;四川藏文学校和四川彝文学校是两所专门培养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和藏、彝语文教师的中等专业学校。凉山州举办了一期彝文初中理科师资培训班,选送了一批学员到西南民族学院参加彝文理科师资专科升本科培训班学习。甘孜、阿坝州也分别选送一些双语教学教师到青海教育学院藏文理科专业学习。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搞好民族文字教材建设,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教材,已翻译、审定11种彝文教材和5本藏文教材,共约2300万字。对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历史、政治学科的名词术语,正进行全面的彝文翻译定名。1994年7月在西昌市召开了

  四川省中小学彝文教材审查委员会第二届一次教材审查会议,审查了九年义务教育彝文小学、初中教材9册,参考3册,教学大纲2册。省教委10月又在康定召开了民族师范学校藏语文教材《藏语文基础知识》编写会,专题研究此教材编写问题。确保民族文字材料》“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开展检查评估,促进双语教学健康发展。

  1994年省教委制定下发了《双语教学检查评估办法》,并由各州教委组织检查评估。在此基础上省教委抽查,总结表彰奖励,从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按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发展。1994年,四川省教委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四川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不断巩固扩大。首先,加强了师范教育,1994年已有14所中等师范学校,3所高等师范学校;其次,在对招生制度和办法进行改革的同时,采取提高民族初、高中学生成绩起点的各种措施,加速了本地民族师资的成长。1994年民族自治地方小学、初中、高中、中师的专任教师分别为39946人、12609人、2604人、639人。各地区还努力推进中师的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在高等师范和中师为边远县(区)委托培养教师。四川省教委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派遣工作中,对来源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毕业生,除录取研究生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用得上的专业,原则都分配回去。同时鼓励内地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去工作。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与学校校舍

  省政府每年从支援未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资金和民族地区开发基金中固定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民族自治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州、县也从地方财政中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教育事业。为提高藏、彝文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仅1988年就从民族地区开发基金和民族事业补助费中拨出2000多万元,支援四川藏文学校和四川彝学校的发展。1992年,各级财政拨款的教育经费继续增加,省对三州财政包干补贴年递增比例由2%提高到5%,除少量兼顾卫生事业外全部用于民族教育。各种专款经费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和按时到位;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有所拓宽。各地区教育费附加的开征起步;社会集、捐资增加,甘孜州仅丹巴、九龙两县集捐资和群众投工投料折价即达22585万元;勤工俭学纯收入增加较快,凉山州超过500万元,甘孜州近100万元。教育经费的增加保证了办学条件改善,校舍设施逐渐规范。

  四川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教育管理、教育改革

  在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为了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矛盾,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省教委采取了灵活的措施:一是大中专招生时,区别不同地区和民族实行了按4个层次降分录取的政策;二是为适应藏语、彝语教学发展和培养民族文字专门人才的需要,省招委继续实行单独命题,考生用民族文字答卷的办法;三是部分大专院校分层次举办本科民族预科班和专科民族预科班。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省民族工作会议把民族教育作为重点之一。1994年进一步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改革民族教育的通知》和与之配套的省教委关于加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电化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及举办内地三州班、组织对口支援等几个文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实现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发展改革民族教育的通知》精神,民族地区90年代的发展改革目标是基本完成民族教育过渡到以普及初等教育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的历史性转变,遏制与内地教育差距拉大的趋势,初步建成具有较高基础素质和基本健全的运行机制,具有四川民族地区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根本任务是打好基础,推进普及,协调 “三教”,提高效益。进一步从校点布局、办学形式、双语教学、师资建设、经费体制、常规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办学路子。1994年,四川省教委对民族地区教育进了规划,将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召开民族教育工作例会,研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印发了《1994年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要求及评奖办法》并进行检查验收。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组织内地市、县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指示,省教委、民委、财政厅于1994年3月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全省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会上传达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经验,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对口支援协作的市地州教委负责人签订了《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协议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