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2006年中国教育的八个关键词
2006-12-31  中国新闻网  张建新 栗建昌

字体大小:

  关键词五:质量

  经过多年扩招,中国高等教育终于出现一个拐点: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扩招带来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办学质量的下降也日益显露。

  从1998年到2005年,我国高校数量由1986所增加到256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0%,在校生人数由800万增加到2300万,高校新生中农村学生数超过了城市学生数。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高校生均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许多高校还逐渐暴露出专业数目过多、学生外语水平偏低、教学内容过旧、培养模式单一、人文教育弱化等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李主其说,“基础研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高校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清华、北大等院校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由于许多高校教学质量不高,基础研究能力较差,技术创新能力无疑受到严重制约。”

  国务院今年5月召开会议部署高校招生管理工作时强调,要切实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来;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高校招生规模。科学发展观开始引导高等教育。

  关键词六:自主招生

  4月初,1185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先后走进了复旦大学光华楼。他们中将有300人通过这所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录取”。上海交通大学也进行了同样的“面试录取”。

  与教育部过去在几十所高校试行的自主招生相比,此次“自主选拔录取”以面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高考成绩第一次与录取脱节,只作为参考依据。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认为,“这是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晓鹏教授表示:“以前招生的事情都是由政府来做,权力是在政府手中,这一次改革,比较实质性地使这个权力回归到高校手中。”

  2003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截至目前,全国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已经有53所。

  一位参与教育部高考改革研究的专家说,今后高考录取的依据应该多元化,除了高考分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社会服务、高中学习成绩、面试等将作为录取的依据。

  虽然对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做法不乏质疑之声,但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肯定了这一改革:2007年,自主招生高校有望再增加约10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教育的“线上迁徙”
· 中国教育:波澜壮阔四十年
· 2018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年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 教育专家:中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
· 中国教育投入超三万亿元 媒体:下一步是把钱用好
· “更好的教育”:中国教育的时代选择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 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 中国教育的深水突围
· 中国教育改革:就近入学正取代择校 蛋糕分得更公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