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伸援手远水解近渴
3月31日一大旱,蒙自县西北勒乡朵吉小学和乡中心校门前,由武警某部派出的8辆满载爱心水的工程车,已在寒风中鸣起隆隆的机声,碗口粗的水管一直延伸进校园中的水窖,从县城运来的清水泛着水花灌入了两所农村中小学的水窖中。据介绍,学校过去的水源主要来自附近山上的一眼龙潭。今年的旱情,让龙潭干涸,校内的水窖也无水可蓄。几个月来,送水官兵已为30多个送水点送去饮用水110立方米,学校师生和老弱病残群体成为最先的受益者。
“不能因为旱灾缺水而影响教育教学秩序,更不能让学生因此而辍学、流失。”3月底,前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抗旱保教工作的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带着数百件瓶装矿泉水,分别走进新店乡和树皮乡中小学校,将矿泉水分发给师生代表。每到一所学校,罗崇敏不仅看食堂、查水窖,与学生交流,深入了解旱灾给教学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也为继续打好抗旱保教攻坚战做好准备。今年春节收假一上班,省教育厅就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捐出了第一笔抗旱保教款,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履职,组织全省各级教育系统广泛深入旱灾一线调研,每日一报上传旱灾动态。与此同时,文山、红河、昆明等旱区,争取政府支持,组织学校抗灾自救、广泛发动社会向灾区师生捐款捐水,缓解基层学校师生的“近渴”。
丘北县树皮乡是今年旱灾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为抗旱保教,政府倾斜调控水源,只要学校需求,一个电话打来就安排送水,并按低于市场价格近一半的费用优先供给。
在盘龙区教育局协调下,阿子营镇阿子营小学获得资金30万元建设饮水工程。
寻甸县对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的地方进行跟踪和监测,并细化覆盖到每所学校,六哨乡“停机关、保学校”,尽量为师生提供饮用水。
作为重旱区之一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已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300多万元款物资助,为每个乡镇配备的送水车,均优先保证学校用水。
……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3月25日,石林县圭山镇中心小学770余名学生同声齐唱《感恩的心》,以表达对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师生驱车80多公里,为干旱山区农村师生们送来“甘露”的感激之情。“百年不遇的旱情牵动着我们的心,为灾区师生解渴尽绵薄之力。”顶着当天骤袭的寒风,与学院师生代表一起送水的董事长杨红卫说,得知地处喀斯特地貌的石林县已有20000多名中小学师生受干旱影响,其中12000多人饮用水面临困境后,学院决定将师生的捐款购买成1000件瓶装矿泉水,支援久旱盼甘露的农村学校。杨红卫说,“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克服所有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