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创新、创业文化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绍高在日前召开的“2010全球创新性经济高层论坛”上发表的讲话中如是说。论坛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全国工商联、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云集了海内外100余位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论坛上,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问题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各方热议的话题。
让创业者成为国家的英雄
“尽管市场经济、知识文明的影响愈加广阔而深入,但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得大多数中国人现在依然习惯于‘惟上’、‘惟书’、‘惟古’、‘惟师’、‘惟他’的思维方式。反映在学校教育上,明显缺少创造财富的价值导向,重书本轻才能,重秩序轻变革,甚至普遍存在轻视甚至蔑视个体、民营企业的社会心理。”江绍高说,学生不仅在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上缺乏孕育的土壤,而且社会上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也严重不足。要适应快速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环境,我国不仅需要技术的革命、制度的革命,更需要思维的革命、文化的革命;强化公众的创业意识、加快使创业精神深入人心,应该成为我国培育和发展创新创业型经济的基础性工程。
法雷尔公司首席执行官LarryFarrell(拉里·法雷尔)在演讲中也认为,创业精神是个人在世界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取得发展的利器,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创业精神已成为全球政界和经济界的中心议题。“一个国家的英雄不应该是娱乐明星,让创业者成为国家的英雄,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这个国家将大有希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说:“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的现状却是:国际一流人才严重匮乏,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创业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回国少。目标和现状之间的这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
7成学生想创业,成功仅1%
吴江认为,我国创业环境综合情况正在逐年转好,但我国人才的创新能力“最令人忧虑”。
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长期研究和关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他主持的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课题在调查中,我国新生创业活动普及率仅为4.63%,即我国每百名成人群体中约5人处于新企业创办过程中。而这些新生创业者中,还处于创业想法阶段的超过七成,处于筹备阶段的占24.5%;真正处于创业运营阶段且最近一年内尚未取得销售收入的仅有4%。调查还发现,非技术型创业居多,占62.4%,“这一数字反映,当前的创业情况离推动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期望还有距离。”论坛现场一位专家说。
张玉利的调查还显示,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5.22%,而全国大学毕业生每年真正创业的人数只占1.94%;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5.13%。
吴江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2%,而欧美国家的这个比例达到20%至30%。成功的创业案例更是少数中的少数,吴江介绍,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年都有80至100个创业方案获奖,但是作品获得商业成功的案例却很少,而在国外,46%的成功企业方案来自创业大赛。
“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关注机会,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在张玉利看来,大学生创业确实面临诸多困难。
创业教育要与创新性国家匹配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和社会的日益开放,我国零星的创业行为日渐增多,尤其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一系列生存型创业活动大量涌现,但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普遍缺乏有效指导。“加快开展创业教育应提上日程。”江绍高呼吁。他分析认为,创业教育的整体建设要分层次、分步骤,既有面向普通创业者或潜在创业者的普及性创业教育,又有更高层次的专业性创业教育,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繁荣创业市场的同时,培育更高层次的发展型创业活动,从而为全面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江绍高还建议,创业人才的培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寻找区域经济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与创业教育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张玉利认为,目前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往往把创业教育片面理解为引导学生创办企业。另外,创业教育的课程类型单一,而且以选修课为主。真正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创业案例和创业教材缺乏,因为创业教育实践性要求很强,具备创业经验的“称职”的师资也非常匮乏。“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现在的创业教育虽然受到关注和重视,但这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和政策等环境等外界的因素,创业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创业教育没有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张玉利呼吁,研究设计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匹配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顾晓松连续4年关注大学生创业,他希望构建“国家大力扶持、高校积极主导、社会赞助与支持、学生能动自主”的大学生创业体系。他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等现有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立以“国家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主、地方财政和高校配套、创业者优惠贷款、社会赞助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服务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植根于产业的创业教育体系
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主任杨金林认为,缺乏有利于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是我国创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美国高校中非常流行创业计划竞赛,这种创业计划竞赛是高校、社会、大学生和企业之间重要的沟通和互动,苹果、雅虎、网景、戴尔等一批高科技公司都是在美国高校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这一竞赛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杨金林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支撑。
江绍高建议,创业人才的培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要研究区域经济和创业教育的关系,寻找区域经济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切入点,适时调整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合理设计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与创业教育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也认为,应该建立区域创业、创新网络,通过强化创业教育催生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群。
“劳动力市场被德国政府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德国的大企业每三年都要检查自己对员工的培训是否跟上了科技发展的大形势,今天的新技术,可能就是明天的旧技术!”中德经济合作中心协会董事会副主席BerndSchimmelpfennnig (徐必德)介绍德国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创新不是短期的,要着眼未来。”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非常认同德国企业的做法:“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在学校,确实要系统构建。”陈广庆表示,“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本次论坛形成的一个重要共识。
3月30日,2010年“牵手同行”就业创业联合行动暨首季就业创业洽谈会在沈阳启动,图为众多应聘者在洽谈会现场咨询。 新华社发
■新闻背景
我国企业对外依存度高达50%
2009年,英国《经济学人》网站刊发《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最新排名》专题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型市场国家在内的所有经济体中,中国创新能力进步最快,两年之内从第59名攀升至目前的第54名。国际惯用以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多少人参与创业活动作为创业活动指数,用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创业活力,数据表明,我国创业活力逐年增强,从2005年的13.7%上升到2007年的16.4%。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和国际创业研究项目“全球创业观察”把世界各国发展阶段从低到高分为资源驱动型国家、效率驱动型国家、创新驱动型国家,我国刚刚被列入效率驱动型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其他创新型国家则高达70%以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有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
经济落后地区
创业意愿低
我国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教育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日前在“2010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上发布的《创业教育发展报告》(概要)指出,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期,相对滞后于欧美国家。在未来的世界格局竞争中,我国需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创业创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创新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奠定创新型人才的根基,即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该报告特别对中西部地区的创业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开展KAB创业教育的意愿明显高于创新型经济发展较慢的中部省份,而中部省份的意愿更明显高于创新型经济相对滞后的西部省份。
《报告》调研人员还对北京一所旨在提高青年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公益培训学校北京市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简称“青檬夜校”)的三期学员进行《创业教育效果评估》调查,调查显示,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创业者主要在第三产业进行创业活动,第三产业创业者占到全体创业者的92.31%。其中,有37.84%接受过“青檬夜校”创业教育的创业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创业活动。《报告》由此认为,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创新型经济的质量,最终推动创新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启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