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专家:以人为本是基教改革趋势 呼吁第二次变革
2010-08-24    《瞭望》新闻周刊

字体大小:

  “进入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有条件再从规模化的制砖机式的教育回归关注人的本身,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这同样是一场学习的变革”

  “我们的基础教育面临一场变革,最核心的是要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使教育从成人为学生设定的生活回到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近日在北京一个教育论坛上如是说。

  他的这番话,被现场专家认为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早些时候一个意见的很好呼应。韦钰说:“中国的教育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从小学到中学已经把学生压成同一个模子里的产品……”

  “两栖世界”里的探索

  “中国学生每天背诵大量文字以及强化口语练习,都是为了应对一切可能在中考与高考中出现的题目。”美国一家媒体如此描述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少,每个班的家庭作业都是一样的,课堂缺乏讨论,课外不关心社会生活。”

  2009年9月,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中国教育体制过于强调尊师,太少鼓励质疑;过于强调死记,太少鼓励创新。这不是培养诺贝尔奖的方式。”

  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革目标,即包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度认同这个目标的张卓玉认为,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如果把它引入教育,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育压倒一切的任务,而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以传授知识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解决问题为起点的教育,必然伴随一批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价值追求的新的教育关键词的出现:体验、探究、合作、展示。

  张卓玉说:“多年来,我们在如何教的问题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今天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正在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

  早年参与过中学、大学许多教育改革实践的张卓玉,走上省教育厅领导岗位后,感受到生活在“现实的体制内世界”和“理想的学术世界”这两栖世界里。一方面需要以规章、政策为执政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他从未停止对教育改革探索的追求。2009年,他把自己一系列人本主义的理论思考,梳理在《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一书中。

  张卓玉认为,从以人为工具到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他说,“我们对一些激励人成长的流行语习以为常,什么‘知识改变命运’,什么‘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等等。殊不知这些口号给了学生无比沉重的压力。我们的教育不仅在把一个人的未成年时段当成了满足成年人某种愿望的工具,还把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今天当成了他们自己明天的工具,即所谓‘今天没有意义,一切为了明天’。于是必须以教育的名义把在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拿来使用,其使用的无限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以人为本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学生看成人,就是对学生要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按照这样的理解,教育的使命就是保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张卓玉对人本主义这个新课改基本理念所作的概括和提炼,使原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深有感触。郭振有说,人文主义这个词多年前还是个禁区,2000年前后,有位教育行政长官还在批评成都某中学校长“不要对学生讲以人为本”,这样的教育管理理念直至2003年党中央把以人为本写进了科学发展观才被终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成都确定首批9所"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试点学校"
· 为基教改革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综述之三
· 成都确定9所试点学校:“小升初”可直升本校
· 司局长笔谈: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 基础教育破冰十年 促进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座谈会综述
· 上海74%的高中:高二学生人人有课题
· 山东青岛36条基础教育改革措施给学生减负
·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基础教育改革部分政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