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庄严承诺正成现实——教育公平 温暖民心
河南新安县仓头镇孙都村的村民杨玉娥一辈子没离开过家。在这位62岁老人眼中,村里变化最大的就是孙女就读的孙都小学。经过逐年建设,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在计算机教室学电脑、在科学专用教室里做实验。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靠知识改变命运--这不仅是孙都村村民的共识,也是中国所有孩子的权利。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利,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指引下,惠民政策不断推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全国城乡1.6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以国家助学金为主,辅之以学生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校内奖学金,学校减免学费的资助体系,每年受资助学生160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90%。
高校建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财政贴息)、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资助体系,每年受资助学生40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20%。
全国建立起多部门分工协作、共同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一些地区还设立助学金帮助随迁子女就学……
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党中央、国务院对全民的庄重承诺已经实现。
公共教育的提供变得更加公平--世界银行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教育进展评估令人鼓舞。
成绩,举世瞩目;未来,重在践行。新形势新阶段,教育公平成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社会关注最集中的教育问题。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部署要求,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密集出台,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措施正在惠及更多受教育者。
--资助标准在提高: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人每天提高1元,年生均补助标准小学达到750元、初中1000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
--资助对象在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覆盖范围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进一步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学生由2009年的400万人增加至4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
推荐专题:特别报道:《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
推荐阅读:纲要实施一年: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呈现新气象
推荐阅读:纲要实施一周年:推进素质教育促学生全面发展
推荐阅读:纲要实施一年: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破解"入园难"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资助项目在延伸: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开始建立,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惠及480万名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
--资助政策在完善: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有望获得入学资助。关注并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