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办学重在设计,贵在坚持
笔者认为,“教育家办学”取决于“办学者”是否奉献于教育,痴迷于教育,坚守于教育,创造于教育;取决于“办学者”是否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且始终坚守校园,进行内生的、基础的、全面的、“不离土”的研究与实践。因此,教育家办学重在设计,贵在坚持——
想明白“自己要什么”,说清楚“我的是什么”
我们的困惑往往在于思想淹没在实践中,如何提炼?如何将思想融化到过程,让更多人形成共识,绽放智慧?思考学校昨天的经验是什么,今天的优势在哪里,明天的追求是什么……思考学校的立场,教育的立场,教师的立场,把握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一切的可能性……思考“我与你”,团队人员的合作心态与开放心态,人与人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建立……只有想明白,说清楚,才可能做到位,才可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精神。
我们学校坐落于宁波月湖河畔,与天一阁相邻,是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我们把“广·济”作为校训:广者,广阔也,广博也——广阔的成长平台,广博的胸襟与视野,这是广济小学努力追求的育人目标;济者,助也——济世的情怀,助人的品质,这是广济学子要努力养成的德行与情操。“润泽教育”,追求一种温润柔和的效应,追求一种诗意盎然的境界。她具有水的特质,柔软如春风轻抚杨柳,温暖如朝阳初照大地,滋润如喜雨哺育万物。广济的“润泽教育”正是“有德、有情、有志、有教”的,她倡导在轻松、和谐、友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个性化的多元课程中,塑造孩子的心灵,开启儿童的心智。
谋划好学校办学的核心目标和发展路径
学校教育管理的起点与归宿,正是回到教育的原点,广济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育人、育心、育情”,提升学校教育的软实力。通过讨论,我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努力追寻开拓儿童视野,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润泽教育,集中体现校园人的理想和价值观。二是以学习理论为教学指针,关注程序、机制与过程管理,加强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三是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三方联动,让学校成为“社区文化中心”,让家庭、社区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
“润泽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单纯的管理方法,它需要嵌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弥漫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我们谋划了润泽教育的八大路径:构建读书工程、建设故事校园、重视节日仪式、倡导团队教研、打造教育联合体——教育议事会、建立阳光金卡评价体系、搭建(5+2)数字广济平台和联盟广济共同体学校。
立足课堂,体现“我的恒常与坚守”
轨迹管理需要痕迹管理为支撑,需要抓住核心——润泽的课堂,来体现“我的恒常与坚守”。只有最日常、最朴素的东西发生改变,变革才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
为此,我们推出了“深度会谈”——各个学科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智囊团”,组织青年教师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有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并整理成详尽的记录,分门别类列入答疑库中,便于今后查询借鉴;“交融探讨”——通识教育强调文理交融。打破学科壁垒,不同学科老师实行跨学科纵向听课,通过综合归纳,寻求、发现学科间的结合点和共同点等。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自信地提出“我们的主张”:重新建立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不是先后不是主次,而是融合、互动。课堂的一切活动必须符合儿童学习的需要,如广济的“童话化教学”是为适应一年级儿童入学的心理过渡期,在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中体现童性化的一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幼、小”衔接工作的系统化。
我们鼓励师生坚持做同一件事情,坚持写你想做的,坚持做你所写的,坚持记录你所做的,坚持思考你所记录的,坚持改进你所思考的……我们所追求的是以“多元、情趣、有效”为主旨的、直抵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润泽课堂,润泽班级,润泽校园……
(王雷英:浙江省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