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杨振宁:中国学生很少关注非本研究领域知识
2011-12-26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日前,杨振宁、吴良镛、冯其庸、欧阳中石4位已过耄耋之年的学界泰斗,戴着棉帽裹着大衣,在人搀扶下走进清华大学大礼堂,围坐一起纵论人生经历。

  4位大师年龄之和达到350岁,最长者是同为1922年出生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与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其次是1924年出生的红学家冯其庸和1926年出生的书法家欧阳中石。

推荐内容>>杨振宁之妻翁帆到清华大学读博(组图)
    >>杨振宁公布最新研究进展 曾回绝国家领导人宴请
    >>杨振宁:中国前沿科学落后不稀奇 未来会有成果

  中国学生很少关注与自己研究领域无关的知识

  作为最长者,杨振宁首先回忆起2004年他在清华大学教授大一物理的日子。

  在那段时间,杨振宁接触了不少国内大学生。对比他在美国的学生,他发现,中国的大学生学得比较深入,也更为成熟。相比之下,美国至少有1/3的大一学生还处在一个不开窍的状态。他把这些归结于中国教育成功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这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学生吸收新的方法和知识。

  杨振宁说起自己在美国的一段经历。美国一所研究性大学每周都要举办一场讲座,邀请学者就某一领域最新的题目进行讲解,这样的讲座并未赢得中国留学生的青睐,“原因是听不懂,不涉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自己没关系。”这让杨振宁有些失望,因为有一些学科其他方向的前沿讲座他也听不懂,但一次没听懂没关系,杨振宁有个事后琢磨的习惯,过一段时间,再听其他人讲同一个题目,他便发现自己多懂了一些。

  他给这种方法起名叫渗透性学习法。在杨振宁看来,这正是中国大学生急需借鉴的一种方法。

  不过,这种渗透性学习法似乎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路相悖。杨振宁说,中国教育讲究的是专心把个人的研究方向搞清楚,不相关的东西就不管。“教育太过于偏重训导,导致学生太注重专一,不管闲事”,因此很难吸收新的知识和方法。

  “这容易让人走到太窄的方向。”杨振宁告诫现场学生,“窄”的眼界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最为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不时到图书馆浏览,多读书,读好书。

相关内容>>调查称赴美中国学生数学成绩高 学术能力稍欠
    >>留学观察:国外高校青睐什么样的中国学生?
    >>中国小学足球惨败引轰动 调查:中国学生怎么了
推荐专栏>>基础教育基教新闻 海外情况 基教研究发展研究 教学研究 课程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高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报告显示:近九成中国学生认为"中国前景光明"
· 中美韩日比较:我国学生爱科学但不愿从事科技工作
· 中国学生首获华盛顿学者奖学金 将赴美实习
· “禁止中国学生进入” 澳名校开学首日现辱华海报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 英国向中国学生推出24小时特快签证
· 欧美激辩中国“学霸”文化 专家称缺乏创新
· 日教授称亚洲学生能胜出因身处“考试地狱”
· 中美女航天员与中国学生交流共同分享太空传奇
· 悉尼大学公布中国学生据高考成绩录取标准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