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年多来,全国各地贯彻落实纲要的情况怎么样?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纲要的实施情况。
相关专题>>聚焦:全国人大听取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报告
建章立制,科学规划教育事业
据袁贵仁介绍,纲要发布后,各相关部门马上开始着手建立健全推进纲要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国务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群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及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委员组成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同时,教育部与9个省签署了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协议,与13个省共建24所直属高校,与34个部门共建52所直属高校。此外,纲要所确定的190项重大任务,也全部分解落实到60个部门和单位。
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科学规划,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教育各重点领域特点,研究制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民族教育、艺术教育以及语言文字等10个专题规划。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都编制发布了各自的教育规划纲要,许多市县也制定了本地教育规划。
有关部门还把纲要确定的10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目标任务、中等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阶段性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使纲要与 “十二五”规划更加紧密地衔接。
此外,为配合纲要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重要文件。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100多个重要文件,各省(区、市)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了370多个文件,政策措施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改革、发展、保障等各方面。通过一系列规划、政策,把纲要的大政方针细化为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措施,有力有序推动工作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