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爱国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 > 灿烂文明
北京故宫概况
2011-05-16    百度百科

字体大小:

  历史沿革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1949年1月,北平(即北京)稳定后,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维修   

  自1840年后的100年间,故宫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维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通过对故宫的建筑的普查,针对紫禁城存在的问题,实施了故宫古建筑修缮史上的第一个五年治理与抢险规划,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社会留给故宫的荒凉残破的面貌,使之展现出宏伟壮丽的规模。  

  1973年,故宫博物院根据中央的指示,制定出第二个五年规划《故宫博物院五年修缮保护规划》。该规划除了加强对古建筑修缮外,主要涉及安装热力管道,电缆工程,污水管线工程,防雷装置等多方面,多专业的保护方案。  

  而从2002年开始的故宫大修计划,一直要持续到2020年。这一阶段除了陆续开放一些修缮后的景点外,还要将故宫1000多名工作人员长期占用的办公用房重新进行修缮,届时,“开放区”的比例将由现在的30%增加到70%以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故宫将办学教鉴定 称教鉴赏能力而非判断价钱
· 故宫身陷舆论漩涡引发拷问 谁在“掌控”国宝命运
· 北京宏志班高三学生逛故宫 班主任当导游
· 故宫博物院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可优惠参观故宫鸟巢等
· 故宫三大殿(组图)
· 故宫四门(组图)
· 故宫收藏的十大翡翠
·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
· 重华宫茶宴联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