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中国教育回顾 > 学科发展
周叔莲:关于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2009-09-09    第一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当代中国学术史会议专题网站

字体大小:

  这次会议讨论的编篡《中国当代学术史》问题,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准备出版《中国当代学术史》大型丛书,更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努力下,一定能做好这件工作。下面我从经济学角度,对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提一些看法:

  一、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主要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理论研究也有一份功劳。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可以科学地反映学术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化了,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新型工业化理论,等等。这些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理论,也不同于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就,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有必要通过学术史的研究,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弄清楚它们演变的过程、阶段、原因和趋势,总结经验教训。

  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发表了许多回顾总结的论著。我在有些文章中发现,总结3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时,竟没有一个字提到孙冶方的理论贡献。而正是孙冶方,在我国首先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和国家的关系,提出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国家应该放权,提出应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等重要观点,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起步和逐步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经济改革却忽视孙冶方的理论贡献,不仅不公平,而且不全面。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可以避免这类缺失。
  研究学术史也有利于我们传承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仅是经济学界,而是整个社会科学界。陈翰笙同志是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带领薛暮桥、钱俊瑞、孙冶方等调查研究,论证了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很多人知道他对中国农村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而他对中国工业化问题也有系统深刻周密的见解。他在1944年发表的《如何走上工业化的正轨》这篇文章当中,就根据苏联的经验教训,指出国营工业的发展要有客观条件,还要有民营工业的适当配合。1948年时他说,新中国应当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建设程序应该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走。由于缺乏学术史的研究,他的这些学术思想未能及时得到传承和采纳。

  二、学术史是什么,不是什么?

  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要弄清楚研究对象。“中国当代”可定义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术史”可定义为学术思想演变的历史。可是这样定义并不就能准确把握中国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对象,所以我提出“学术史是什么,不是什么”这个问题,请大家讨论。我仅就自己读书的感受,对学术史不是什么说点意见:

  1、学术史不是政策史。研究中国当代政策史也很重要,但是政策史不等于学术史。经济政策当然和经济理论有关系,但是经济理论不一定都形成经济政策,即使形成经济政策,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受其他许多因素的的影响,所以不能把学术史写成政策史。

  2、学术史不是理论问题争鸣。在经济学领域,经济理论争鸣一类著作是不少的,它们也很有价值。但是摆出某一理论问题上的多种观点,并不一定能够揭示这个问题上的学术思想的演变及其规律。

  3、学术史不是理论观点综述。理论观点综述和理论问题争鸣类似,争鸣对不同观点进行评述,综述则并立各种观点。去年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论著,有的进行了学术史研究,有的从题目看似乎涉及学术史,但只是从几个方面或分几个问题列举各种观点,实际上是观点综述,不是学术史的著作。

  4、学术史不是学术流派的简单排列。有的论著研究学术流派,把各种流派的观点并列起来,没有对各种流派的观点和流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学术流派研究是学术史的内容,但仅仅并列各种流派,学术发展的历史就淡薄甚至消失了。而且,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才能科学地把握流派的区分和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有一本书评介中国经济改革流派,把我国经济改革的流派分为八个流派,它们是协调改革派、产权改革派、宏观改革优先派、宽松学派、经营权主导改革派、产权改革派、体制改革派。该书内容丰富,但现在看来,这种流派区分并不科学。这固然为当时历史所限,也同忽视学术发展史和学术流派观点的演变有关。

  5、学术史不是学者传记汇编。学术史需要研究学者的学术思想,必然涉及其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现在出版了不少包括这些内容的学者传记和传记汇编,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资料。有的学者传记可能也是对学者个人的学术史研究,但从经济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来说,那些不是分析研究学术思想发展历史的学术传记和传记汇编,可能也不是严格的科学学术史著作。

  三、中国当代学术史需要重视研究的几个问题 

  1、学术思想演变的轨迹。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及其意义,指出这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从横向看包括哪些内容,则还是需要研究的颇有难度的课题。就经济学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等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而这些理论的演变都需要梳理。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演变,在建国之初是新民主主义论,以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理论,毛主席曾想改良苏联模式,大跃进时期却试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文革时期又大批资产阶级法权,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三大才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如何描述、分析、评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轨迹是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2、学术思想演变中的疑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都有一些疑难问题,解决了这些疑难问题才能大发展。当代学术史也应当着重研究这些疑难问题。譬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何演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也是当代学术史要研究的课题。社会主义是按计划经济的要求开始建设的,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始之日便存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经过限制商品生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很艰难复杂的过程,其中最困难的是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因为,计划经济不能完全消灭商品生产,必须以市场调节为辅,这是比较容易广为接受的。而一旦承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比较容易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如何确立的,为什么能够确立,遇到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够克服这些困难,是需要着重研究的。

  3、历史人物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原因。这是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学术贡献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孙冶方为例,他极其重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作用,说过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但是他不同意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更不会同意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据此贬低孙冶方的学术贡献呢?我看不能。我们不仅要从理论逻辑上分析孙冶方理论中的矛盾,而且要从实践上、后果上分析他的矛盾及其现实意义。市场经济是有两重性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孙冶方深知市场经济的两重性,担心它的消极作用,可能这是他反对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不是没有理由。总之,在学术史研究中一定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和缺失。

  4、学术思想进步的条件。广而言之是学术思想演变的条件。由于反右派、反右倾、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影响,一段时期里学术冤案丛生,学界气息奄奄,进步代价沉重,经验教训多多,故而我提出学术思想进步条件问题。学术思想演变决定于社会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也决定于学者个人的客观条件和努力。就中国当代学术进步条件而言,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如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如何处理学术和政治的关系,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何做到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如何创造学术研究的条件、增强学术研究的气氛,如何允许和鼓励学者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考,都是很重要的,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5、学术研究如何为现实问题服务。研究历史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也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研究学术思想史也是如此。我国经济发展成就辉煌,世界瞩目,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国存在着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生产过剩、居民收入差别扩大、贫富悬殊等矛盾,这些同市场化改革没有到位有关,也同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必要性必然性,涉及了中国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改革方向不能动摇,但市场经济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有许多文章提出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印象是我们发生了许多问题,这固然有外部世界经济危机的问题,也有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进行学术史研究应该也可以从这种研究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启迪。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杨义:关于学术史六十年的一些看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