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大力实施教科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和人力资源强区步伐,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工作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全面推进自治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均衡发展。
坚持优先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突出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自治区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一大批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突破,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坚持教育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相结合,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着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多层次、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
坚持教育公平。坚持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全区城乡的现代教育体系,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按照分类指导、分区规划的基本要求,统筹城乡、区域之间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建设发展,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加大教育资助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提高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学校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提高育人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