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青海玉树地震 > 相关报道
减震抗震建筑应成未来防灾核心
2010-04-21    中青在线

字体大小:

  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司长黄建发近日表示,与汶川地震相比,玉树地震受灾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便于搜救,但由于倒塌的多是单层土木结构的房屋,不像钢筋混凝土式建筑物倒塌后可能还会有安全空间,因此玉树地震中被压埋人员的死亡率可能较高。

  2003年12月26日,里氏6.6级地震降临伊朗古城巴姆,也造成约5万人死亡。然而,在巴姆地震前几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发生了相似的里氏6.3级地震,但死亡人数仅2人。2003年9月,日本监测到里氏8.0级地震,只有500人受伤,无一人死亡。

  伊朗的震灾后果与美国、日本存在天壤之别,首先是因为巴姆的绝大多数房屋是土砖结构,而美国和日本的房屋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巴姆地处沙漠,气温较高,因此当地人喜欢用土砖建房,能确保冬暖夏凉。此外,土砖还相当廉价。但土砖又易碎,许多人即使在地震中幸存下来,也会被闷死。

  此次玉树地震发生后,当地50%的楼房倒塌,100%的平房倒塌,震中结古镇除了少数几栋新盖的楼房,其余全部倒塌,玉树民族师范学院近3000平方米建筑全部倒塌,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80%房屋倒塌。这警示我们,未来防震救灾的首要任务是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房屋,至少是在地震发生后能减震和延缓房屋倒塌的建筑,让居民获得逃生的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几十分钟。

  当钢筋混凝土式建筑倒塌时,由于有钢筋和混凝土支撑,还会留下容纳空气的空间,埋在房子和废墟中的人可呼吸和生存二三天,幸运者甚至可以生存五天。但泥土房屋倒塌后,破碎的泥土会把人严严实实地埋起来,让人窒息,人死得更快。另外,土砖房屋倒塌前无法产生预警,而钢筋混凝土在震动开始时会掉一些泥土和砖以提醒人们。

  当然,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中的盐害、冻害、酸性物质以及混凝土施工、配筋及设计不良等问题,使钢筋混凝土建筑现在也落伍了。日本现在有了新的减震建筑,其抗震性可通过抗震、制震和隔震来实现。抗震主要通过增强建筑物柱梁、墙壁及支撑等来抵抗地震力;制震则通过在建筑物内部安装阻尼器等设备来吸收地震能量;隔震则是在建筑物和地面之间设置隔震器,让建筑物与地震力绝缘。

  目前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含铅芯的叠层橡胶支座及弹性滑动支座。高层建筑使用橡胶,能有效提高抗震性。如发生6级地震,这些举措可使建筑物的受力减少二分之一。弹性建筑如今在日本已成为流行的减震建筑,它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胶、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其中阻尼器由螺旋钢板组成,可有效减缓地震时的上下颠簸。隔震技术的使用虽使建筑成本增加,但建筑物却能在烈度6度以下安然无恙。

  日本的减震建筑及将学校建为抗震(建筑)中心的做法,很值得中国借鉴。事前建造能经得住高烈度地震并能弱化地震破坏力的房屋,是我们预防和抗御震灾的核心要素。

 

张田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玉树地震呈短周期原地重复特征
· 玉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危难时刻,学生要紧
· 教育部出台玉树地震灾区2010年高考优惠政策
· 教育部:解决复课问题是当前抗震救灾重大任务
· 玉树2010高考与全国同步 考场设在帐篷或板房
· 贾庆林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 回良玉: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学生尽快复课
· 尼玛仁增:“孤儿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吉祥”
· 袁贵仁:做好复课复学 科学规划重建
· 中国驻印度留学生集体行动 捐助玉树抗震救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1994-2025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