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外流依然大于回流 如何打通人才流动渠道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人民日报  2013-08-30  字体:  

  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促成了三大浪潮的兴起,一是货物流动,二是资本流动,三是人才流动。流动讲的是动,人才本身已经不是一个静态概念。如同资本一样,人才在动态的进程中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知识财富。有的人出国,有的人返国,出去的返回,返回的又出去,这是一种流动,更是一种流通;而有的人出去了,创意却回归了,同样也是一种流通。

  优秀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机会,是能否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的环境,而这些在流动中更易于找到,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机会的竞争。流通使机会这个词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我们说“机会”,更多是指专业发展的空间、创新的条件和环境,而不仅仅只是指收入。

  两位美国学者约翰·吉普森和戴维·麦克肯兹在2011年为世界银行所作的报告中称,吸引人才主要有三个条件,首先是有没有更好的从事科研和发展的机会;其次是能否有与这一领域的世界级领先者共事的机会;最后才是对家庭和收入的考虑。而英国《自然》杂志去年刊登的一项调查则表明,财富并不意味着一切:科学家寻求资金和晋升机会时,也很看重科研体系是否灵活、有活力和竞争力。

  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处于人才流动大潮中的科学研究,更是成为一个全球连通的巨大网络。那些资金充裕、基础坚实而能够提供更多机会的国家,总是会具有更多手段吸引人才。但这个巨大的网络,以及人才的多向流动,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人才的机会。

  人才流动的一个“基本定律”是,流动有利于抓住机会,流动也有利于创造机会。只要能够提供一流的机会,总会有人才走进你的大门。这既包括人才的回归,长期或短期地参与一些研发项目,同时也包括那些人在外国、却愿意为母国的科研创新提供支持的“创意回归”。

  后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在泰国,政府专门设立机构,根据在美欧工作的泰裔专家的研究方向和相关建议,设计一些合作开发项目,为“流动”的创意提供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

  因此,吸引更多人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重要的可能不是能够“留住”多少人,而是如何打通“人才流动”的渠道,让内外人才在流动中连结成网,让更多能够在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进进出出的人才,也会不时地“光顾”一下发展中国家的实验室。

收藏此页   好友分享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每周四发刊中小学教师招聘电子周刊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