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脚下湘科院,青山绿水好读书。以人为本齐努力,学风建设出成绩。同学少年莫歇气,一切为了竞争力。”这是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与物理系一名学生打油诗,文笔虽然稚嫩,但是却透露出了该校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近年来,该校从“一切为了学生竞争得赢”出发,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其主要做法是:
指导学生自我规划
对于学校的一切教育管理活动而言,学生既是主体,也是目的。因而,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校教育管理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湖南科技学院大力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个人条件和专业方向等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规划以及自我测评,鼓励学生培养特长,发展个性。为了帮助学生瞄准方向、找准差距、摸准途径,学校施行了学生导师制。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了指导老师,要求导师对学生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辅导。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等知名人士开设专题讲座、宣讲创业历程,经常组织“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活动。还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就业前景调查、岗位素质要求调查和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
在此基础上,学校在大一年级着重进行专业认识、养成教育,在大二年级着重进行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在大三年级着重进行实践、创新教育,在大四年级着重进行就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不断深化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关注学生的自立、自信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湖南科技学院的庄严承诺。在学生管理上,学校始终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多做好事、实事。
几年来,学校首先是帮助学生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立。在为贫困生做好“奖、助、补、减”各项工作的同时,成立了学生勤工俭学服务中心,每年为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均在600个以上。每年暑期,学校都要组织贫困生到广东的一些企业打工。还开展了“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发动全校党员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党委班子成员率先和贫困生结对子,每人至少联系了两名贫困生,在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心理各个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
其次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自弃、自满等心理障碍,做到自信、自强。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举办了多个主题发学术讲座,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
第三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自我。要求每名党员教师或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或联系一个学生寝室,在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建立了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辅导员全部住进学生宿舍,学生有事随时都可以找辅导员商量讨论。
素质拓展助学生就业
“毕业生能不能出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有成效的尺子”。院长管天球教授这样说。学校明确的把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扎实、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上,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2001级学生张勇,毕业后来到涂料行业全国排名第三的广东佳宝丽涂料厂,进厂不到两个月,由于其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踏实肯干,从销售部到生产部,再到技术部,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深得厂领导的器重,工资一下子由进厂的1000元左右上升到3000元。他给母校老师写来的信中这样说:“正是由于在校期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内功’,机会才不会擦肩而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十分重视将学生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积极举办科技创新节,组织学生课外知识学习、学术交流、科技发明创造、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开展青年学生科研项目立项计划,鼓励学生申报校级科研课题,学生多次在全国、省级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比赛、“挑战杯”比赛、管理论文比赛、文学创作比赛中获奖。
脑能想、嘴能说、手能动,还要腿能跑。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办事能力。学校在各级学生会组织中设立外联部,鼓励学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请来了,把大公司的赞助拉来了,把勤工助学的岗位带来了,学校学生工作负责人吴起华教授看到这一切开心地说:“这些学生适应能力好,办事能力强,将来一定很有发展空间!”
通过几年的实践,湖南科技学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初见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在都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