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投入4500多万元,80%的学校建成校园网,五莲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县为何倾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因为他们深知——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生活在过去
五莲县,地处鲁东南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44所,在校学生7.8万人。就是这样一个偏远小县城,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大手笔。
“我们县的经济水平处于全省中等偏下的位置,而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到今天,不过三年时间。”五莲县教育局局长孙著文介绍说,“这三年,全县信息技术教育投入达4500多万,仅建设教育信息中心就投入350多万元。全县农村完全小学以上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到2004年底,全县已有117所学校(含村小)建成校园网。全县中小学计算机总数达8415台,其中教师个人购机3800台,平均1.5名教师一台;全县中小学建起微机教室126个,多媒体教室363个,平均每4个教学班就拥有1个多媒体教室……”
五莲县短短三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腾飞之路,无疑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悬念。要深入破解“五莲传奇”,单凭一组数据显然不够,于是,记者决定去细细聆听五莲人打造信息技术教育“传奇”的经历。
领导:既是决策者,又是先行者
“一个好领导就是一方教育的灵魂。”在五莲县教育界,领导者有双重角色定位:决策者和先行者。对于领导者而言,正确的决策是确保目标实现的前提。作为五莲教育的“领军人物”,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与目标实现上,都能看出孙著文局长作为领导者的胆识和凝聚力。
孙著文说:“我们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从2001年开始考查论证,2002年开始实施的,目前已经实现我们预定的目标。但在当时很多人认为要实现预定目标很遥远,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干了,就要排除万难。为了解决资金不足这个制约我县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坚持开源节流,多措并举,积极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发动社会各界、个人捐资助学、助教,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教育局规定,中小学近三年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凡是列入年度计划的学校,要将所需资金全部上交县教育局,由教育局统一为各学校购置设备。据统计,五莲县仅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硬件方面的投资即达3000多万元。”孙局长总结道,“可以这样说,正确的思路+及时的行动=成功。”
“在五莲县教育界,不懂信息技术教育的领导就不是合格的领导。”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人们这样说。正是基于一线教师的高度期望和领导者对知识的强烈诉求,五莲县领导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不折不扣的“先行者”。“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取决于校长的信息素养。”采访中,孙著文指出,“所谓信息素养,一方面是指信息意识,即校长要学会用最敏捷的思维和最科学的方式获取信息,并将其引入学校,给学校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这就需要加强学习;另一方面是指信息能力,它主要包括:确定需求信息的基本方向,选取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选择筛选、组织、处理、评价以及使用信息的有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使所得信息获得最佳使用效果。而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领导不断地思考、实践、总结、升华。”正是因为五莲县教育领导者深谙其中的道理,他们率先垂范,处处抢占先机,领先一步,让教师们心服口服。在各类各级的信息技术培训、考试中,相关领导无一缺席,带头参加,极大地带动和调动了教师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在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初级、高级考试中,许多校长以满分通过。
教师:快乐着来之不易的快乐
五莲县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到今天,无疑是令人羡慕的,而一线教师更是令人钦佩。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教育的主力军是教师。为了打好全县近6000名教师信息技术的攻坚战,五莲县全面规划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标,培训分合格级、高级、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三个层次。至今,全县共举办教师培训班15期,为学校培训信息技术业务骨干教师800人次,辐射培训教师18000人次。2002年9月至今,县里先后聘请了山东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的专家对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进行培训。目前,全县已有4013名教师获得了合格级证书,3005名教师获得高级证书,61名教师获得专业技术教师证书,全县教师自制和上传课件累计达8000余个,在省市信息技术相关的论文评选中,有500多篇论文获奖。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吐清香?翻开五莲县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资料,一个个普通教师的名字跃然纸上,而他们的故事更是令人难忘。刘祥坤,男,42岁,松柏乡刘家南山村人,现在松柏乡店子小学任教。刘老师家中有一子一女,经济上一直比较困难。刘老师因患胆结石,于2000年10月到2003年4月期间,动了两次大手术,花费万余元。自五莲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以来,刘老师深知其意义,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省吃俭用,购置了微机并用于教学工作。2003年,他两次报名参加全县信息技术考试,一次因为病情加重没有参加,一次因为参加职称考试而再次错过。2004年最后一次合格级考试,他又报名参加。为了取得合格证,他白天坚持上课,晚上自学练习。距考试最后一个星期,他每天晚上坚持到中心小学利用网络加强练习。为了节省时间,他晚上索性就用大衣包着凑合睡一觉,第二天再坚持上课,不论多大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取得了信息技术合格级证书。
对他而言,这张证书早已跨越了它本身的含义。
学生:信息技术融入我的世界
“动感校园,我喜欢!”采访中,孩子们的自豪溢于言表。校校通的实现,给孩子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令孩子们大开眼界:上网查阅资料,收发邮件,论坛里海阔天空,制作个人网站,进行网络维护……五莲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五莲一中有个叫高晓宇的学生,制作了一个与物理相关的个人网站——中学物理教室,这是一个针对初、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研究的网站,设有课程辅导、练习考试、疑难解答及探讨研究等栏目,并同时实现了与全国11个物理学科网站的链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五莲县,信息技术教育真正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加盟”,课堂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大胆置疑,高潮迭起……洪凝镇中心小学吴宗彦老师在讲授《美国》一课时,先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小课题自读课文。读过课文后,让学生上网研究自己的课题。经过收集资料,对比研究加之一番唇枪舌剑的精彩辩论后,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信息技术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明天:同样属于大山里的孩子
“如果我们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我们就将生活在过去。”大山不仅赋予五莲人刚毅果敢的性格,同样赋予五莲人未雨绸缪的智慧。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五莲人踌躇满志。“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山里孩子的竞争力。因为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城里孩子能做到的,山里孩子一样能做到。”孙著文说。
心有多高,梦想就有多远。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新长征之路上,五莲人正用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本报记者 陶继新 通讯员 苏静)
延伸阅读 教育信息化不是网络化
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认为,目前可以看到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随着整个教育观念的发展而发生比较重大的转变。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观念正在经历从媒体观到生命环境观的重大变化。
这个变化有四个阶段:媒体观,认为信息技术是教师传递教育信息的媒体。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各种媒体应该综合应用,发挥各自的长处。认知工具观,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基本观点是,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和教师工作效率的工具,教学中认知情景创设的工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工具,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和网络转向关注人脑和高级思维训练。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基本观点是,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全球信息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从静态的“库”的建设发展到动态的“流”的平台建设,归根到底,人力资源开发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生命环境观,认为信息技术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基本观点是,我们所从事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从关注于“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将涉及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学生观、课程教材观、教学过程观、资源建设观、教育评价观、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服务观、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观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由此也许会引发未来几年中教育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新的发展思路。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 刘德亮/文
我说两句 信息技术教育路上有多少传奇?
对于山东五莲县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县,能在3年时间里投入4500多万元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确实不易。用“传奇”二字似乎也不为过。
实际上,在近些年我们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创造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传奇。因为有了诸多的传奇,我们如今才有了教育信息化的喜人景象。
当然,诸多传奇的产生,自然少不了辛勤汗水的浇灌、聪明智慧的凝聚,也少不了传奇产生的客观环境。对于“五莲传奇”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也就没有它产生的基础,没有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自然也就没有它产生的条件。其实,值得注意的是,“五莲传奇”为我们描绘的是其信息技术教育从无到有的传奇,大体应算是起步阶段。相对来说,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始阶段创造传奇并非难于上青天,而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续写传奇要难得多。它不仅需要超出4500万元的投入,而且还需要先进的理念、深入的实践、全面的应用。
我们期望,期望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传奇故事永远流传。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