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DUCAUSE十大教育话题描述了高等教育技术和数据领导者及专业人士如何通过打造既具备办学能力,又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校,来重获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信任,并通过彻底的合作,充分发挥领导力来维持“能力”和“关怀”两者之间的平衡。
“公众正在对高等教育机构失去信心。我们正面临一场对高等教育宗旨和价值的全面挑战。这一现实是推动我们处理和沟通工作的关键因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务长查尔斯·伊斯贝尔(Charles Isbell)表示。
美国高等教育存在信任问题。2024年6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过去10年中,对高等教育有信心的美国人比例下降了21%,从57%降至36%。2024年,对高等教育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的美国人(32%)与对高等教育充满信心的美国人(36%)几乎一样多。这种信心持续下降的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因为只有31%的美国人认为高等教育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68%的人认为高等教育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是前者的两倍多。
高等教育需要技术和数据,需要制定人工智能的战略和方法。在当前时代,如果没有数据和技术,高校就无法现实地运行。很快,如果没有人工智能,高校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但在使用数据和技术方面,高校也存在信任问题,而人工智能(AI)并不会提高人们对技术的信任。
因此,学校需要关注师生的疑虑,即他们是否相信学校会以道德、透明和安全的方式使用技术和数据。高等教育需要重建信任。而信任既有情感因素,也有行为因素。我们信任具备人文关怀的学校;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学校能够良好地运行。也就是,高校需要展现出对学生、教职员工的理解和关心,还需要高效率、高效益地运作。学校领导的工作是打造办学能力和人文关怀兼备的学校,并在“能力”和“关怀”两者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其中,高校的技术领导者能够发挥很大作用。他们可以推进依靠技术和数据改善教育、降低成本和风险的战略制度;可以协助创建和管理学校政策与流程,确保数据安全并保护师生隐私;还可以确保技术的应用以人为本。2025EDUCAUSE十大教育话题强调了高等教育技术与数据领导者及专业人士将如何应对高等教育的巨大挑战,并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重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信任:
建设具有卓越能力的学校(Building the competent institution);
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Fostering the caring institution);
发挥领导力的支点作用(Leveraging the fulcrum of leadership)。
2025 EDUCAUSE 十大教育话题
1、数据驱动的学校: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学生的成功率,赢得招生竞争,增加研究资金,减少低效现象
2、行政简化:流程、数据和技术的简化和现代化
3、优化学生体验:利用技术和数据改善学生服务并使之个性化
4、增强信任:推进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战略制度
5、首席信息官(CIO)的挑战:在资源有限、局势动荡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领导数字化战略和运营
6、制度韧性:推动学校做好准备,以防范和应对数量越来越多和范围不断扩大的风险
7、更快、更好、更便宜:利用技术实现服务个性化、工作自动化并提升灵活性
8、以人为本:帮助员工适应快速变化和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提高技能,茁壮成长
9、驯服数字丛林:更新和统一数字基础设施和治理,提升学校效率和效益
10、(并列)搭建桥梁,而不是围墙:增加学生的数字访问,同时保护其数据隐私
(并列)可支持、可持续、可负担:为新技术投资、试点、政策和使用制定制度战略
具有卓越能力的学校
卓越的办学能力是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信任那些履行承诺并取得优质成果的学校和人员。
“建设具有卓越能力的学校”包含以下4个话题:
行政简化:流程、数据和技术的简化和现代化(话题2);
更快、更好、更便宜:利用技术实现服务个性化、工作自动化并提升灵活性(话题7);
驯服数字丛林:更新和统一数字基础设施和治理,提升学校效率和效益(话题9);
可支持、可持续、可负担:为新技术投资、试点、政策和使用制定制度战略(并列话题10)。
2025年,随着高等教育技术和商业领导者与专业人士携手合作,重新装备学校,IT部门的能力面临考验。各院校正在投资新一代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这是自本世纪初以来ERP的首次重大改革。IT部门正在摆脱单一的ERP和难以集成到“ERP应用程序、平台和非ERP供应商网格”中的运行策略。业务和技术领导者致力于使制度流程适应新的企业应用程序套件。他们从20年前制定的昂贵的ERP决策中吸取了教训,当时的学校坚持要求定制离线应用程序,以反映长期的制度流程——而这种方法并没有提高学校效率,反而导致了高昂的维护成本(话题2)。
提高办学实力的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提升学校的个性化、自动化和灵活性,帮助师生员工更轻松、更有效地工作和学习(话题7)。个性化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定制技术体验,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从应用程序中获得所需的内容。有效的自动化减少了工作量,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从而使人们从重复性工作中腾出手来,有助于合理安排工作。灵活性有助于学校和师生员工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高等教育早期对数据和分析的探索产生了一个“数字丛林”——一个分布在整个学校中的复杂、神秘、难以穿透的数据丛林。要确保学校在商业智能和其他分析工具上的投资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学生成功率,并实现其他数据驱动的目标,就必须“驯服”这片“数字丛林”(话题9)。
人工智能是学校成员渴望采用的大量新技术之一。但投资人工智能需要深思熟虑。技术投资需要适合用户及其设备,需要适合学校,并符合合规要求。
确保这种契合度的部分工作是技术性的:评估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架构契合度。但也有部分工作是非技术性的,因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对新投资的价值持反对意见,或希望在技术选择上拥有自主权(话题10)。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学校的信任源于对学校人员的信任,而这种信任需要学校自己去争取。
“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包含以下4个话题:
优化学生体验:利用技术和数据改善学生服务并使之个性化(话题3);
增强信任:推进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战略制度(话题4);
以人为本:帮助员工适应快速变化和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提高技能,茁壮成长(话题8);
搭建桥梁,而不是围墙:增加学生的数字访问,同时保护其数据隐私(并列话题10)。
技术应用往往是为了增强或替代与教职员工的互动。但是,设计、部署和维护这些应用软件的人员(包括教职员工)必须确保这些应用软件按预期运行,并帮助学生和其他用户感到关怀和安全。
高校不仅要注重利用技术和数据来提高效率,而且还应敏锐地感受到用户的技术体验,意识到使这些体验安全可靠(话题4)并易于在物理校园之外访问(话题10)的重要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开发出来并用于支持学生与学校的互动,这些应用程序对学生成功的影响正在增加。服务领导者应与技术专家合作,规划并支持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使其感受无缝、有益的技术服务体验(话题3)。
各学校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足够的人员配备水平,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工作人员。IT部门内外的所有员工都需要在工作中使用数据和技术。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数字技术,以便安全有效地使用技术工具。技术培训只是答案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还必须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可以通过优先考虑员工发展、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和促进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话题8)。
领导力的支点作用
建立一个既有办学能力又有人文关怀的学校是一项平衡工作。
“发挥领导力的支点作用”包含以下3个话题:
数据驱动的学校: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学生的成功率,赢得招生竞争,增加研究资金,减少低效现象(话题1);
首席信息官(CIO)的挑战:在资源有限、局势动荡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领导数字化战略和运营(话题5);
制度韧性:推动学校做好准备,以防范和应对数量越来越多和范围不断扩大的风险(话题6)。
提升学校运行效率可能会以牺牲学生支持、人员配备水平或福利为代价;而对学生和教职员工成果和福利的投资则可能会导致学校入不敷出。这是领导力的挑战:平衡“能力”和“关怀”,并认识到促进学校发展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这种平衡。
平衡不是一劳永逸的终极状态。平衡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实际上是动态的,需要不断做出一系列微小的调整和决策。当失去平衡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恢复平衡。领导者必须成为学校的支点,运用最小的成本和必要的资源来实现“关怀”与“能力”的适当平衡,以推进学校的使命和愿景。领导者必须做出正确的决策,明智地投资技术,并应对数量越来越多和范围不断扩大的风险。
良好的决策对于保持正确的平衡至关重要。数据驱动的学校是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学校(话题1)。
首席信息官(CIO)是数据驱动型学校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力”和“关怀”兼备的学校。CIO负责确保以技术为驱动力的计划和服务高效运作,让服务对象满意;并关注学生和学校的紧急需求,努力平衡学校目标和个人福祉。当前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动荡局势的加剧,都是造成学校制度不稳定的原因(话题5)。做一名CIO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当前的时代尤其具有挑战性。
高等教育正在应对一系列令人不安的风险和危机。信任的获得或失去取决于每个学校如何准备和应对每一次危机。更有适应性的学校将在风险管理方面更有效,从而更好地维持信任(话题6)。
恢复对高等教育的信任是2025年的重大挑战。EDUCAUSE十大教育话题为我们总结了维持一个能力和关怀兼备的学校的益处,提供了取得进步和避免陷阱的建议,并汇总了很多实践和项目示范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建设具有卓越能力的学校,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充分发挥领导力,来维持“能力”和“关怀”两者之间的平衡。
来源:EDUCAUSE
作者:苏珊·格拉耶克,2024-2025年EDUCAUSE十大教育话题专家组
编译: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