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he 设备性能分析方法
定义
缓存效益比例或称效益比例:
(s1+s2)/(s1+s2+TEL+CNC-d1-d2)
用户流量:用户通过校园网下载的流量。不包含Cache从因特网下载的流量,包含Cache提供的服务流量。
s1+s2+TEL+CNC-d1-d2
Cache 下载流量:Cache 从因特网下载的流量。
d1+d2
出口流量:校园网接入CNC和TEL的实时流量。
CNC+TEL
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变化
如图3 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变化所示,横坐标是时间,以小时为单位,每24 小时标注一个刻度,共14 天(14*24 小时);纵坐标是效益比例,按公式3 计算。
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周期变化,约每天一个周期,效益比例大致在0% 至约35% 间波动。在用户活动较频繁的白天和前半夜,效益比例较高,在用户活动稀少的后半夜,效益比例较低。
极个别时,约第217 小时,有效益尖峰达到约48.08%。此时可能有在短时间内若干用户集中访问同一校外资源。
如图4 所示,横坐标是时间,以小时为单位,每24小时标注一个刻度,共14天(14*24小时);纵坐标是流量,单位KB。其中橙色虚线是用户流量,蓝色实线是缓存效益。
效益和用户流量呈周期变化,周期约一天。在用户活动较频繁的白天和前半夜,缓存效益较高,用户流量较大;在用户活动稀少的后半夜,缓存效益较低,用户流量较小。缓存效益及效益比例(参见图3 缓存效益比例随时间变化)随用户流量变化而变化,成正相关。
大多数每日高峰,总流量达到我校出口带宽(TEL+CNC)上限。第7 天是周日,总流量下降,相对其他的周一至周五表现异常。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