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之前,天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肖伟提出了建立“天大附中天空课堂”的设想,即假期中由高三的老师进行网络授课、答疑,与学生互动交流,并向学生和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学生的有效问卷182张,其中62%的学生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网络课程学习;88%的学生家庭安装了宽带网;85%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网络授课活动。另外收回家长的有效问卷182张,其中86%的家长同意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网上授课;87%的家长觉得“教师网上授课,学生在家听课”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只有2人认为有反作用;80%的家长觉得孩子有能力自控上网行为;愿意亲身参与学校网络授课活动的家长只占17%。
以一斑窥全豹。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每个家庭的网络已经非常普及,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充分利用假期以及课余时间牢固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对网上授课活动表示欢迎和支持。
为加快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推广微课程教育理念,南开区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于今年1月份举办首届微课程大赛。3个月的时间里,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掀起了微课程资源建设的热潮。
微课,改变了以往面对面的传统教研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视角,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明显增强。
创新微课 自主学习热情高
有了来自学生和家长的调查结果,天津大学附属中学请来了南开区教育中心的信息教育专家董景威主任,经过测试和比较,最终选择了一个公共平台—QQ群,利用QQ群里面的群视频来完成“天空课堂”的设想。接下来,建立了两个群,一个大群供全年级及理科学生使用,一个文科群供文科班使用,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实名申请入群,由年级派专人担任群管理员,核实学生的身份。还专门召开了家长思想动员会,向家长讲解“天空课堂”授课方式及学校的设想。就这样,天大附中的微课程开起来了,课程涉及语、数、外、物、化、生、史、地、政等九个学科。运行一段时间后,学校又做了一项反馈调查,结果是学生和家长对微课活动很满意!76.19%的学生能够每天坚持上网学习,82.43%的家长和75%的学生对目前教师安排的授课内容表示满意;95.95%的家长表示同意孩子继续参与学校组织的“天空课堂”网络授课活动。副校长曹树华说:“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跟教师良好地呼应,听到尽兴处孩子们还会给教师献玫瑰花、送笑脸、点赞,我们看了真是高兴极了!”
与此同时,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也在教师中开展了微课大赛,教师参赛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利用每周二下午学科集体备课时间开展,由学校统一部署,学科组长牵头组织,参与评价的是学科组全体教师,参赛对象为全体“80后”教师,很多非“80后”教师也积极投入到大赛中来。教师不但要上好每一节课,而且信息技术能力也当仁不让,从微课脚本的设计到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作品,都凸显了每一位青年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及他们与时俱进的求实创新精神,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收获甚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经过学校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的选拔,最后报送南开区教育中心的微课作品,都是老师们精心雕琢而成,形式多样,实用性强,质量高。
“同学们仔细看我的脚,首先脚弓外翻,然后小腿后摆,再前摆,将球踢出。”画面里是天津大学附属小学体育教师孙龙,一边做示范,一边对学生讲解踢球时脚型的分解动作。他们还制作了一系列足球技巧的相关微课程,比如正、外脚背踢球等,通过教练的慢动作,细化了这一节课中的某个重要环节,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更直观、更易于理解。这种足球微课教学方式非常灵活,互动性强,不仅让上课时没看清楚、没练好动作的学生回家可以强化训练,还吸引了对足球感兴趣的家长积极参与,促进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全民运动健身意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