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用朱永新教授的说法,“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从课程研发的类型来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隐性课程四类”。伴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学校课程更加多元化,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特征。具体来说,未来的课程主要呈现出以下七种样态:
第一,未来的课程将是数字化的课程。书本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数字化资源成为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在第三次教育革命时代,共享、共建将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数字化的优势将使课程越来越丰富,且更具选择性。目前源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例如公开课、慕课及各类资源平台、开放图书馆资源和各类学习APP等。今后课程也会实现协作共建,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于教师的共享与共建的网络课程资源。
第二,未来的课程将是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传统课程观认为,“课程即跑道”“课程即学科”“课程即有组织的学习经验”。如今的生活——实践教育坚持认为,课程是无边界的,“课程即成长”逐渐成为共识。也就是说,未来的课程就是让学生实践生活、丰富生活、创造生活的课程,由此实现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无论是知识、技能、品格还是元学习类的课程,都需要实现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第三,未来的课程将是“具身认知”的课程。未来的课程要从分离的二元认知(身心分离、强调机械地记忆)的课程走向身心中和的“具身认知”课程,即强调身心一体、身心交融的体验课程。如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现象教学”概念,即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确定学习或研究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入主题性的课程模块,实现跨学科学习。而传统的数学、英语、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科目仍然开设,只是将不同主题或现象涉及的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教授。芬兰的课程规定,“现象教学”一般安排在小学至初中的每个年级,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同时,每学年专门安排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集中开展学科融合式“现象教学”。具体安排则由各地各学校自主决定。这是从国家顶层设计方面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的政策保障。这种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将是我们未来的课程建设方向。
第四,未来的课程将是“人机结合”的课程。在第三次教育革命时代,将重视“人机结合”的整合课程,重视信息技术知识和个人知识将会成为课程内容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课程将从单纯强调学科内容向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转变;从过分注重课程目标、计划向注重课程过程本身的价值转变;从注重教材权威性和唯一性向注重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元化整合转变;从只注重显性课程向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转变;从注重实际课程向注重实际课程和“空间课程”并重转变;从只注重学校课程向注重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转变;从课程内容注重“技术理性”向注重“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转变;从只关注本土化视角向全球化视角转变。
第五,STEAM课程将成为主流。STEAM代表的就是“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然而这些学科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其更深层面的含义是一种整合性课程,即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阶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合作共情能力。许多学者把数学和科学看作是STEAM教育的基础,把工程视为其核心,艺术则作为一种驱动的力量,技术使得创意和设计的方案得以实现。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教育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在实际社会分工中从事技术和工程的人数远远高于从事科学和数学工作的人数,而学校教育却更加偏重科学和数学的教育。在中国,对STEAM教育的探索更多的是始于信息技术课程。这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很容易与STEAM教育相契合,比如编程类、媒体制作类工具在中小学STEAM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就是以信息技术课为平台的。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一贯是美国教育界非常重视的,“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比起死记硬背科学定理更加重要”,这已成为美国STEM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在2013年出炉的美国《下一代科学课程标准的最终版》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减少了K-12科学教育理论知识的覆盖面,而增加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美国教育有意识地将孩子置于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之中,引导他们通过持续的动手操作,增进对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STEM教育是以探索和解决真实问题为原动力,以提升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目标的跨学科教学方法,致力于弥补在分科教学中存在的学科壁垒、应用性不足、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未来,科学阅读、科学推理、科学建模与科学工程将大大提升和锻炼孩子的STEAM能力。
第六,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课程将得到普及。SPOC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率先提出并应用。与现行主流的慕课形式不同,这种课程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违背了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去追求一种小规模、人数有限的教学方式。SPOC实质上是使互联网资源的实施更具针对性,在现有慕课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小规模、特定人群的一种课程实践形式。
相对于慕课的无限制规模来说,SPOC的课程规模与现实课程较为一致。另外,SPOC对于学习者设置了基本的限制性准入条件,学习者需要通过一定标准的考核才能进入相关课程的学习。SPOC的基本教学流程是教授者将课程相关视频、文档等材料向每位参与课程的人公开,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学习者自主完成课程作业或任务,并通过参加考核获得课程学习认证。
根据互联网化的程度,可以将现有的SPOC课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现实课堂的混合式,另一种则是完全互联网化的课程。这两种类型的SPOC形式虽然在教学流程上大致相似,但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七,未来课程的特点将是流动的和泛在的。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校、家庭、图书馆、社区、田野等场所都是学习者的课堂,在家上学与在线教育、新乡村运动与社会化网络并存。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未来教育将更加凸显个性化。未来的书本是流动的,未来的课程也是流动的。未来的课程就是要把学生从“封闭、单一的书本”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使学习教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终身学习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未来的课程,已经不单纯是教育形式上的改变,更加重要的是打破了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基于数据与证据的、开放的现代教育学习理念,以改善对于教师效能和学习效果评价的偏重。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将有望真正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鲍成中,广西百色学院副教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