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认证管理技术对比
图1 认证方式分类及功能区别
图2 集中式、分布式认证点在网络中的分布
常见的校园网认证技术从认证位置和功能来看,主要分为准入认证和准出认证;从实现技术方面主要分为802.1X、Portal、IPoE(PPPoE技术由于组播特性支持较差,不适合校园网应用环境,故本文不做详述);从认证点和使用技术可分为集中式认证和分布式认证。下文主要从分布式、集中式认证这个划分纬度来做对比分析。
分布式认证
分布式部署是目前主流的部署方式,认证点分布在接入或者汇聚交换机上,多采用802.1X或者Web认证技术,发生故障仅对单台设备下用户带来影响,范围很小,而且认证点的分布也减轻了单一设备集中认证带来的性能压力。
802.1X和Web认证技术在校园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安全性、业务支撑能力、可靠性、认证效率和校园流量模型匹配上面。但是在管理成本和扩容成本上有所欠缺,这主要体现在接入层设备众多,策略复杂导致配置工作量较大;而安全功能、可靠性在接入(汇聚)交换机上实现,较普通功能简单的交换机在扩容带来一定成本。
集中式认证
集中式认证主流技术为Portal、IPOE、PPPoE。其中,后两种技术在路由器作为BRAS设备时候使用,多用于运营商小区宽带,Portal方式则是在交换机上实现。
首先我们从业务流量模型上分析集中式认证。目前运营商广泛采用集中式认证,而校园里由于用户的特定业务、使用方式、习惯等原因,存在着大量横向通信的流量,如用户间文件共享,宿舍间联机对战,教研室间特定软件访问。图4是一张流量模型对比图。
图3 集中式认证在校园、小区宽带的流量模型对比
图中可以看出,在校园横向流量模型下进行分布式认证部署将更为匹配,而集中式认证在校园网这种横向流量模型的条件下,所有的数据流都要经过核心设备再绕回接入层,流量的迂回在校园网中不仅仅带来效率问题,还有逐级收敛问题,将带给核心设备很大的压力。在实际部署的时候,集中式认证的核心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多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保证核心关键节点的可靠性。此种认证方式比较适用于老校区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网络改造,如IPv4到IPv6的升级,此时只需更换核心设备即实现网络的功能升级,而接入层采用旧有功能简单的交换机即可。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