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全屡受威胁,暴利驱动是根本原因
对于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屡禁不止的原因,12321举报中心副主任曾明发认为,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 “吸费电话和诈骗短信成本较低,虽然概率极小,但一旦得逞,不法分子可获得暴利。而即使被查处,不法分子所受惩罚也非常小。全国七亿多手机用户,这无疑是一大块诱人的‘蛋糕’。”
曾明发说,“由于我国手机以前没有实行实名注册,这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这些人通过频繁换号来钻监管的漏洞,我们也没什么有效的办法。”同时,由于电话推销和短信广告成本低、到达率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通过这些方式投放广告。因此,一些专业的短信群发公司也日益壮大。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上售卖短信群发器和短信群发软件的情况十分严重,价格最为便宜的短信群发平台报价低至不到一分钱一条,在一小时内就可以发出七八百条左右的短信,而且还有不少可以在个人电脑上使用的短信群发软件发送免费的广告短信。
手机病毒逐渐蔓延的背后有一条黑色产业链。根据12321举报中心的调查,一些不法山寨手机厂商、软件公司、手机增值服务商互相勾结,把手机用户当作“肉鸡”,利用技术蒙骗消费者。
360公司负责手机安全业务的副总裁李涛介绍,相比电脑病毒侵害的间接性,由于手机直接与个人资费挂钩,病毒在手机上的获益方式更多,也更为直接。手机病毒可以通过私自联网上传数据和下载恶意软件、恶意发送扣费短信彩信、定制各类付费服务等直接窃取用户钱财。
12321举报中心在对“垃圾短信治理责任”的调查显示,71.3%的用户认为运营商应承担治理垃圾短信的主要责任。12321举报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红说,“2010年上半年我们治理垃圾邮件取得了较好成果,主要原因就是与运营商的合作。垃圾邮件对运营商构成了威胁,因此运营商愿意同我们合作共同抵制垃圾邮件。但在垃圾短信中,运营商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失,甚至可以在其中获利,这使得垃圾短信的治理非常困难。”
此外,个人信息的买卖交易也为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为虎作伥”,出卖客户资料牟利的行为在行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