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大学推出了新版的校园门户——基于信息集成的电子校务,其内容和方案如下。
建设目标和内容
北京大学基于信息集成的电子校务建设的目标是:遵循统一的技术架构和信息标准,建设面向全校教学、科研、行政单位及个人的业务操作和信息服务体系。此电子校务建设既包含应用服务的建设,也包括应用框架和底层基础平台的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综合信息门户: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门户,通过应用服务整合,将分立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综合入口。
流程服务平台:利用工作流、消息、Web服务等技术,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服务、流程的整合和管理。
数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立统一、安全的数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成数据的访问、转换、聚合、交换和管理工作,为北京大学信息集成提供关于数据整合的综合解决策略,为流程集成、应用集成提供数据支撑。
统一安全机制: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安全机制,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和认证、授权、单点登录、安全审计架构。实现用户的统一管理、集中认证、单点登录和各应用资源的分级授权,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信息化标准体系:形成一套学校信息标准和规范。遵循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信息发布和网站内容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发布,以及网站内容管理。主要面向管理部门,使他们能够根据权限发布、编辑和管理新闻、专题栏目、公告、活动安排以及帮助指南等。同时,能够提供方便的网站内容管理,协助学校各单位、部门、社团等进行网站建立和管理。
校园综合服务:能够为个人或者单位提供更丰富的全方位服务,诸如个人Blog、个人FTP、校园即时通讯、以及新闻组等,从而促进校内的信息交流。
内容框架
北京大学基于信息集成的电子校务建设采用分层结构。
1. 电子校务以主干信息系统为核心,包含了与教学、科研、生活相关的主要业务系统、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辅助决策,这些应用系统可以是分立异构的。
2. 主干信息系统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遵循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3. 分立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统一的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包括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整合平台和流程管理平台。
4.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存储,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与灾备中心。
5. 分立的应用系统需要统一的用户认证、一致的权限管理模型、以及运行中的安全监控等。
技术方案
新版校园门户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进行以服务为中心的信息集成(Service-Oriented Integration)。
服务是业务任务的可重复的逻辑表现形式。面向服务是一种将业务作为一组相关联的服务进行集成的方式。SOA 是一种支持面向服务的基础架构,资源被表示为与业务一致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参与和包含到系统、业务流等中,以满足业务需求。组合应用程序是一组集成的服务,是为了支持业务的各项功能而装配组合到一起的实际运行的服务。SOA 应用程序的主要结构化元素是服务,而不是子系统、系统或组件。
采用SOA体系结构的原因之所以采用这个策略,主要是基于需求和技术两个方面。
在需求方面,学校有很多异构的应用系统,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重用已有应用的功能和数据资源,来支持新应用的开发。同时,学校的管理模式正在探索和转型期,因此希望业务模型要变得灵活,可以快速应变,即随需应变。并且,一些功能服务需要跨部门横向集成,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
在技术方面,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相关技术和标准,如 XML和Web Service,已被广为接受,这给信息集成带来了新的发展。
以服务为中心的集成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之道,这种通过重用粗粒度服务,而不是在底层编程来开发新应用的方法是可以满足应用新需求的。在 SOA体系结构中,首先,各个应用的功能被封装为供其他应用访问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基于标准来描述的;其次,借助于SOA的通用连接能力,这些来自不同应用的服务,不需要关心对方的位置和实现技术,以松散耦合的方式交互完成集成,所以只要服务的接口描述不变,服务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双方可以自由发生变化而互不影响;最后,通过服务组合,服务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为不同的业务流程。当某个业务流程发生变化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组装服务的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
但是,这种结构会在安全和性能方面做出一些牺牲,因此在对安全和性能要求很高的部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
SOA体系结构的优势
采用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点在于:
1. 定义良好而又基于标准的接口。服务的描述易于理解,而且标准一致。
2. 实现技术和位置的透明。提供服务功能的应用,它的位置以及所使用的实现技术被接口所屏蔽。
3. 重用能力和灵活性。只要服务的接口不变,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使用者都可以变化而不影响彼此,从而将变化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4. 渐进式集成。通过将若干已有系统的相关功能转化为服务来进行集成。随着这些项目的进行,可重用的服务越来越多,最终,绝大多数新的集成需求将可以通过已有的服务来完成。所以,我们可以从当前重要的集成需求开始来封装已有系统的功能和开发必要的新服务,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地扩展到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集成。
更重要的是,由于服务的灵活性,即使已有系统迁移到新的技术平台,甚至是被替代,都不会影响到依赖于这个应用所提供功能的那些应用,从而保证了集成对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得业务灵活性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技术架构的主要内容
北京大学电子校务技术架构主要表述的是系统和系统之间、系统与门户之间从数据整合到应用整合的一个框架结构,其要点如下。
1. 采用BEA WebLogic Platform
采用BEA WebLogic Platform对SOA架构进行支持。
2. 数据整合
数据整合是信息集成的基础,如果数据不整合,就不可能实现数据共享,应用也就集成不起来。数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应用和流程提供全局一致的数据访问服务。
3. 用户整合
建立统一用户中心,存放所有用户信息、资源信息、授权信息。由IAAA(解释)系统统一对用户、资源、角色访问控制进行管理,并且提供用户身份认证、授权、审计、单点登录等服务功能,各个系统不再需要设计和实现用户管理和授权部分,而统一采用IAAA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功能。
4.应用、流程整合
应用整合是信息整合的关键,是消除信息孤岛的直接表现。采用的是以服务为中心的应用集成。它将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封装成Web Services和符合数据交换标准的数据格式。这些被封装起来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就可以方便地参与上层的工作流程。
新开发的应用系统,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既要符合整个电子校务的架构体系,又要充分重视业务逻辑组件的抽取。通过抽取开发可重用、可维护和灵活的业务逻辑组件,使新的系统能够容易集成到此架构中来。对已有应用和信息,可以通过对已有系统做一些必要改造,将它们加入到整个架构中来。最外层使用门户实现应用集成,采用门户技术将各个应用功能集成到一个统一的门户中,为用户提供电子校务的单一入口点。
采用BEA WebLogic的Integration 和 Portal产品对应用和流程整合进行支持。
5. 统一数据标准体系
数据标准是数据规范使用的保证,是数据能够共享的基石。数据标准不仅包括数据内容规范(描述数据名称、内容及其格式规范),而且还要包括数据权限规范(描述了数据的来源,数据共享的范围与方式等)。
6. 内容整合
内容整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贴切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内容整合,首先从信息发布和网站管理入手,使信息可以有渠道进行发布,并且能够将发布的各种信息按照用户需求和权限进行组织,实现用户进入信息门户后所看到的内容是其关心、并且有权限看的信息。进一步,通过门户和校园综合服务能够为个人或者单位机构提供更丰富的全方位的交流平台,诸如个人Blog、个人FTP、校园即时通讯、以及新闻组等。
实践与体会
我们已经开始了基于信息集成的北京大学电子校务的建设工作,如技术架构和基础平台。2006年初以学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启动为契机,在半年的时间里,进行了门户、统一安全、数据整合几个主要平台的基础建设工作。
1.建立学生综合信息门户,实现了简单的应用集成,和一站式的单点登录。
2.完成了IAAA系统的第一阶段建设。初步完成了校内主要应用系统的用户统一管理和身份认证。即:将校园卡、图书馆、主要的校内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统一为北京大学综合信息服务用户,用户帐号由IAAA系统管理;用户身份认证也采用的是IAAA系统所提供的身份认证服务。
3.在数据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工作,例如学生主题数据模型的建立、通用数据采集、公共代码管理。但是,由于数据整合的核心部分还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数据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还没有取得阶段性成果。
客观地说,目前北京大学基于信息集成的电子校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平台的建设仍然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只有技术架构和基础平台的不断完善,才能对学校的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整合,才能使电子校务建设的前进步伐更稳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