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实施、运行、维护为主要内容。随着高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国内大多高校已建有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从初期的单机分散作业逐步发展到当前的网络化系统集成,在功能上大多涵盖招生管理、思政管理、学籍管理、培养管理、奖助管理、学位管理等研究生教育相关业务管理模块,为业务管理人员实现高效管理、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近些年部分高校还基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大数据的研究探索,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存问题
重视和投入不足。高校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都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仍惯性地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培养、学科建设等具体的业务上,加之研究生教育业务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需要更多的人财物支撑,目前国内各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配备、资金投入上还是略显不足。
信息化建设能力不足、软件开发水平不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人才的推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没能做好全面优化,信息化系统无法自主开发和运维,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大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直接采购现成版本或委托校外软件公司进行开发,校外软件公司开发水平参差不齐,校方难以进行信息系统质量把关,虽然部分高校会要求开发公司在基础版本上根据自身业务进行修改以方便使用,但修改后的信息系统质量也同样难以把关。
多头多级管理,研究生教育数据标准不统一。大多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整体集成,但由于顶层设计考虑不足,业务逻辑梳理不充分等原因,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业务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不共享互通、系统扩展性差、用户友好度低等情况。此外业务逻辑和业务人员的频繁变更,更是导致信息系统功能持续不断修改,信息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重管理轻服务。国内大多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按照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业务来进行模块划分,特别是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往往根据业务管理的需求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开发,需求调研也会围绕业务管理为主开展,对导师和研究生的需求则考虑得较少,使得信息系统在业务管理用户界面功能齐全、页面友好,在师生用户界面操作繁琐、界面友好度较低。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变化
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接连跨过200万人、300万人两个发展关口,博士生年度招生规模超10万人,研究生导师人数超55万名。近些年专业学位快速发展,研究生的结构和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提到“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带来业务和管理模式上的巨大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研究生及年轻的导师们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这些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高校信息化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的变化
近几年高校信息化建设理念正逐步从“面向管理”转向“面向服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需要更多地面向服务师生,提升师生获得感。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大多按相应职能部门业务来进行模块划分,建设初期往往根据业务管理的需求来进行开发,对导师和研究生的需求则考虑得较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国内各高校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中心等公共平台相继搭建完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学校信息化的紧密度、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同时校内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对校内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统筹日益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无法像10年前那样独立自成体系,需要更多与校内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协同,与学校信息化高度融合。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
浙江大学
针对上述现状及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开展新版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将新版系统投入实际应用中。本研究将总结新版信息系统建设,提出相关策略,旨在为其他高校及教育相关机构提供经验参考。
提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保障能力
高校需提高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切实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一是要确保经费投入,购买成熟稳定产品,吸引具备一定规模的开发公司持续参与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二是配齐建强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职队伍,不断提升专职人员的信息化能力,确保校方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掌控能力。三是在服务器硬件选型上,尽量选择高性能、高稳定性的服务器方案,如当下比较主流的超融合一体机智能化服务器,有条件的高校可优先考虑校级虚拟化平台托管方案。
制定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充分考虑顶层设计,结合本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国家、地方、学校相关标准的系统建设规范。同时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及计划,梳理并划定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边界功能结构图见图1,有序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图1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自2022年开始谋划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新版本建设,经过对数据标准规范的制定,各块业务的调研及梳理,整体的顶层设计等环节,目前新版系统已按照模块逐步上线运行。新版系统依托学校网络、机房、通行证等信息化建设成果,遵循网络安全、安全等规范,将研究生教育相关的业务进行统筹考虑,前端入口分为移动端和PC端,后端由学校网络、学校虚拟服务器等进行统一支撑保障,具体应用根据研究生教育相关业务进行设计系统架构如图2。
图2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构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数据中台
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已开始搭建校级的数据中台,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新版信息系统建设初期就考虑对本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筹规划,从而构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数据中台架构如图3。
图3 研究生教育管理数据中台架构
数据中台的构建首先是在遵循校级相关数据标准和信息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起研究生教育管理数据管理标准和数据安全防护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规整。其次在数据中台构建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治理中心、数据共享交换中心三大中心,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再次将研究生教育相关业务及外部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梳理,将数据大致划分成基础数据、业务数据、数据使用、外部数据对接这几类,通过三大中心的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校验、数据交换、数据存储等环节,将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最终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全量数据沉淀和数据资产可视化。
转变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理念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转变信息系统建设理念,将建设的侧重点由“管理”转为“服务”。加强对研究生和导师需求的调研,提升用户界面的友好度和便捷性,做成导师愿意来、研究生喜欢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注重对师生日常教学科研服务功能的开发和集成,例如相关通知公告定向推送功能,业务事项待办通知功能,导学线上沟通交流模块,教学和科研辅助应用集成等。
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和环境不断变化,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持续规范并利用好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更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精准化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从而为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撑保障。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23年11月刊
责编:陈荣
作者:王磊、洪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