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门还没开,赫冀成校长就突然冒出来一句:“我刚刚确定了后半生的理念!”从他神采奕奕的眼神中,不难发现一个像鹰一样勇敢果断的人和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之间的联系。
CERNET带来的“好运气”
记者:东北大学是CERNET骨干网络的10个节点院校之一,当时东北大学就是由您来主持这项工作的,作为历史见证人,您如何看待CERNET这10年?
赫冀成:1994年12月我刚刚听到要建CERNET的消息时很兴奋。回顾起来,“211工程”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新起点。CERNET的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工程。1994年我还是副校长,主管的是教学。当时我深深感觉到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的两个基本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一是外语,二是计算机。我是教育部第一批被公派出国的,接触计算机比较早,所以当时对CERNET网的建设非常敏感。
高校最需要什么?最需要的就是信息,不管是科研还是教学。一说到高校的基础设施,大家通常会想到图书馆、体育场等,那时我认为:虽然学校比较穷,网络设施也不好,但一定要全力以赴争取成为CERNET的节点院校,因为它带来的网络将是一所现代化高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竞争很激烈,因为东北大学1994年还属于冶金部,而东北地区有大连理工、哈工大、吉林大学等国家教委直属院校。当时我们唯一的优势是东大阿尔派(后来的东软)发展得不错,拥有国家第一个软件工程研究中心。
这也是东大第一次积极参与全国重大的高等教育项目。其实当时我并不是主管科研的校长,当时蒋校长看我对这事特别积极,又是国外回来的,就对我说:“你来做吧!”当时我一点没谦虚,说:“好!”因为有东大阿尔派的支持,东大在其他方面都不算突出的情况下在信息化方面却走到了前面。2000年,我们又从“211项目”资金中安排2000多万元对校园网进行了升级改造。
最近我们与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东软集团、飞利普公司合办了一个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讨论合作时他们提出学生必须在他们学校里上若干课才能拿到文凭。我们提议先试一下网络授课,他们那边讲我们这边听。结果发现网络反应极快,几乎没有延迟。他们对测试结果很满意,很惊奇中国的网络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立即同意一部分课程通过网络来完成教学。先进的网络技术使我们很容易地获得了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这件事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入CERNET十大节点院校对东大教学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CERNET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给当时的东大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第二是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现在的很多发展都是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加入CERNET给东大带来了好运。
(由东北大学负责承接的CERNET东北中心管辖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作为C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北地区高校与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东北地区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科研教育互动培育产业的先行者
记者:也就是大概10年,东软一步步走向辉煌。高校“办”产业在中国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东大在这方面却一直捷报频传,所有的成功或失败都是有原因的,您认为东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赫冀成:科研教育互动带来的好处,我们的确有很深刻的体会。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校长曾经问过我这么一个问题:“赫校长,我听说你们东大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很有名气,但我也听过不少校长抱怨,说大学办产业失败的例子很多。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回答:“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体会也会不一样。东北大学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积极探索依靠大学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十多年走下来,收获了一个业绩辉煌的“东软集团”和我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区“东大软件园”。不仅大大地提升了相关学科的水平,为学校作出了突出的经济贡献,更重要的是带动了辽宁和全国的软件产业发展。当然,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规模不大、经营不良的“公司”。但他们加在一起,占的分量很小。我认为‘庞然大物’东软的成功显示了现代大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而一些失败例子,总结起来主要是当时一哄而上,高校没有办产业的经验,更不懂“现代企业制度”,是交的学费。这一大一小摆在您面前,该可以权衡利弊吧。”他笑了。
确实由于管理经验的不足,我们也有过不太成功的例子,但还没有造成过重大损失,因为在原则问题上我们非常慎重。
1996年时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向,开始建立全国第一个软件园。当时是国内对高校办产业批评声音最多的时候,也是我们校内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因为当时一般教师的待遇很差,而东软那边的很多很年轻的人连别墅都住上了,这种反差导致了激烈的矛盾。我记得那年我刚选上十五大代表,来北京开会前夕校内出现了小字报。里面有个对联是这么写的,上联是:勒紧裤腰带,支持“阿尔派”;下联是:富了一小撮,穷了一大块;横批是:赫校长下台。
巨大的压力促进了思考。我和老领导当时的党委书记蒋仲乐同志态度一致,即方向对头,支持不变。但大学和科技产业毕竟具有不同属性,要有符合规律的清晰的科学定位。
第一个问题就是:高校到底是不是要“办”产业?经过讨论我们认识到,在“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教学、科研之外,能够具有的新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培育和孵化”高科技产业。就像母亲十月怀胎,依靠我们的人才和科技成果,将企业培育成熟后一定要生下来,然后放飞到社会,用社会的资金和政府的支持来把它做大,通过“现代企业制度”使它健康成长。当然成功的产业一定能够对学校有回报。当时我们就开玩笑地说:“在这个问题上,也许“培育-上市-卖掉-再培育”的循环才符合高校的定位。”
1996年的这次风波没有让我们停步,反而提出了对培育的高科技产业要“放飞”,要使其融入社会的思路。然而这会带来学校股份比例的降低。学校的人很多并不熟悉产业规律,当然也不知道“蛋糕理论”。反对的声音很多。但后来历史证明了当时的坚持是正确的。
另外,分配的差距是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当时教师的待遇很低。但对产业人员,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允许,产业竞争需要,只能实行效率优先的分配制度,包括内部持股等。出路只有一条,不是限制和干预产业的分配,而是从各方面提高办学效益,努力提高教职工待遇。
最近几年,我们坚持推动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科技产业体制改革。坚持清产核资、规范整顿和稳步发展。2004年全校科技产业的清产核资已完成95%以上。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之间已形成了功能清晰、良性互动的局面。东软集团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现在拥有员工6000多人,产值30多亿元,除了软件业务以外,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基地。软件出口业务发展迅速,2004年达4000万美元,而且增长势头强劲。
东软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中央领导、中央各部委领导的关怀和支持。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很多领导同志都曾来到软件园视察,给予高度评价和重要指示。
(东北大学的高新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从东北大学软件中心和东北大学自动化中心这两个中心抓起,重点建设两个园——东北大学科学园、东北大学软件园。经过七八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东北大学高新技术产业的形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