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西南民族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召开高校信息化网络创新应用研讨会。图为电子科技大学汪文勇教授。
汪文勇:各位下午好!很荣幸受西南民族大学和华为的邀请有机会来到美丽的西南民族大学向大家学习。我的题目叫“高于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我不知道能不能讲好,但是我是报着学习的精神来的,所以讲不好也是应该的。
先看一组数据,这是我2010年统计的数据,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查,美国中央情报局有一个网站这上面有关于全世界许许多多国家的数据,包括人口的,地理的,资源的信息系统,社会发展等等的数据。我在2010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和简单的计算。为什么现在没有做了,因为年纪大了以后就特别懒了,不想动。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们查一下2014年的数据。
这个数据里面有这样一些数字,比如说中国的人口,互联网主题数,互联网人口,互联网覆盖率等等。我们看很显然我们的人口是最多的,我们的互联网的用户数也是最多的,我们的互联网的覆盖率不算太差,比印度好很多,但不到美国和日本的三分之一。
最重要我想特别强调的一个数据是互联网主机数,这个主机数是用域名可以查到的主机,意味着99%的可能性是服务器提供资源共享。如果按照这个口径统一的话,2010年中国的主机数1500万台,美国是3800万台,日本是550万台,印度是450万台。2010年的时候中国按照上网,互联网人口统计平均的主机数是0.06台,差不多一万个人有三台,美国是1.6台左右,这是美国向每一个美国公民提供1.6台的服务器。当然,美国做得可能不仅仅面对美国的公民。日本是0.55,印度0.056差不多是我们的两倍。
我的意思是说中国是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国家,在座的各位如果是校园网主任的话,你们为此作了很大的高校,中国有2千所高校。可是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的主机数,尤其是人均的互联网主机数是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它处的地位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标志。我的意思就是说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学校为老师,同学、为白领人员,为校友,或者是社会提供了多少台互联网主机?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第二个数据是来自于一个调查公司,这个数据也是2011年1月份的,也是很晚的。最近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到的。到2011年1月份数据是这么多。我们做一下分析,在2000年前后有所谓的互联网泡沫,01、02的影响是很大的,那时候很多人对互联网失去了信心,但是03年之后互联网又起死回生又发展了起来,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曲线就像60度的坡度,也就是说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快的,也就是说互联网的主机是呈这样的发展速度。而那个时候的互联网电子商务才刚刚开始,走向商用和全社会。所以那时候其实全世界的距离差距是不大的,或者说出了美国以外,很多国家互联网发展都不是很好,中国也不例外,所以短短十年的时间发展是很快的。这样的发展环境之下,我们的思考是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和服务?
我在现场的调研?请问一下各位每天使用互联网是多少时间?肯定各位告诉我说“百分之百”,那么我问“互联网干什么”有人说回答说QQ,或者是EMS。可是作为普通的教授和普通的学生,研究生,拿校园网做什么?又有多少资源,多少信息来自于校园网,而不是来自于谷歌,或者是百度,或者是别的商业网站,甚至是美国的一些商业网站,或者是官方的数据库。
校园网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接入,其实很多人认为中国教育校园网没有什么用,没有多少可用的信息。那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呢?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要正视这个问题,我们互联网来了以后,校园网发展快了以后,到处都是信息,我们被周围的数据和信息所淹没,我们随时可以拿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没有看到这些信息在哪里地方找不到。
所以,我们回到主题打算从四个方面稍微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校园网里面怎么样做到好的资源共享。
第一谈一下校园网的发展和趋势;第二个校园资源共享的要求;第三个谈一下解决的思路和技术,以及一些解决方案。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把高等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放在一起了,而且国家领导人刘延东亲自在大会上讲这个事情。
问题在什么地方?刚才我们说了校园网其实是一个通道,是一个接入的平台,是一个我接受邮件的地方。什么原因?我个人认为过去的发展我们其实走了一些弯路,以前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一把手重视就可以做好,督促资源就可以做好。但我个人认为过去的事实是有问题的,不应该是校园网信息化,或者教育信息化,我们做大学校园网,校园网上的业务和应用不应该满足校长和书记的要求,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是互联网时代必须要做的事情,那我们做得为什么不是很好?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信息资源共享必须以人为本。在校园里面,校长领导我们是少数派,真正的多数派,我们校园网服务的对象是两种人: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所以我个人认为问题在这个地方,出路也在这里,信息化把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一定是要围绕教师和学生,他们才是真正大量需要使用互联网的人,而不是仅仅给校长把网络调通,随时可以收邮件,不仅仅是这样的。
校园信息化有两个问题:一个共享,一个是信息的质量。随着互联网的增长,我们对信息的处理都有不断的更新,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可以做得非常好,而且有相当多的技术可以为我们选择,只要是需要就可以找到有用的东西。可是,信息资源共享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核心问题我个人自己觉得,就像软件工程发展一样,过去我们讲“什么是程序,数据结构加算法”我们曾经非常重视数据,可是慢慢做了以后,我们就不做需求了,就去做过程。后来,我们知道有问题了,要把对象和数据过程结合在一起。我们在校园网里面我的感觉不一定是正确的,就是我们忽略了资源建设。
现在的环境是很复杂的,如此复杂的环境,复杂的环节流程,我们怎么样做好,唯一的途径从信息入手。所以信息以及信息的建设是校园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问题,我想这个结构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以前讲校园信息化就觉得标准化太难了,而且教育部花了很大的功夫做校园信息化的标准,可效果也不是太好,可能会需要一些更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有一些数据的方案也是值得大家重视的。
在校园信息化里面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期以来的孤岛问题,比如说针对教务处,做一个教务处的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学生处做一个学生处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是典型的信息孤岛,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我觉得到现在可能解决的也不是特别好。为什么?就是我刚才说到的问题,他是一个不以人为中心的,不以信息建设为根本的思路方式。假如说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校长的角度设置一个问题,很可能不是一个条块分割的,教育处做一套,图书馆做一套,科研院做一套,一定不是这样的。
从一件小事做起,去年11月11日的时候,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界发生了一件非常巨大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互联网应用在中国诞生了。11月11日那一天24小时在中国的互联网有500亿的交易发生,有300亿现金落到了支付宝的帐户上面去。这个事件表明了世界上最好的互联网应用其实就在中国,最好的系统在中国。第二天我跟在支付宝的同学讨论说“你们是怎么样达到这种能力的”他们说不奇怪,我们在1111之前我们做了三次系统的测试,我们在开放的当天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没有开放,即便是这样,我们是亚马逊的十倍以上,所以如此庞大的系统在中国出现,我们校园网应该学习什么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刚才说的网络延迟快一点儿的话,比如一千兆上能跑多少的页面,假如说一页面是2.5万汉字,每秒钟可以跑1500个页面。那我们选课的时候可以跑多少页,所以很显然不是网络的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最后一点服务器的问题。为什么出在服务器上,因为我们没有想好一年只有一两次,一次两三天的突发的应用情况。但是,今天华为做的很好,我们在作云的时候,我个人非常看重的是它的弹性,传统的做法,选课我可能有一台专用的服务器提供,这台专用的服务器在99%的时间里面是没有用的,因为选课只需要选那么一点儿时间,当然教务系统在里面,但是教务系统日常业务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但假如说我按照选客人们的复杂来设计教务的服务器显然是不合理的。什么方案是最好的?云。因为云有弹性,云有很多的好处就不讲了,云的弹性是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弹性是什么?我们原来讲系统的可拓展性很好,大家讲可扩展性的时候就像是钓鱼工程,是讲拓展,而不是讲收缩,收不回来,就浪费了。所以弹性是可以收缩的,也是云最好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云是我们比较要重视的事情,它远远比网格的理念要好很多,但它只好了一点点,好在什么地方?不做跨组织的一体化,不做跨组织的虚拟,而是一体化的。
这个是解决的思路和关键技术,我们提的口号是“让我们做一个让你们满意的教育云”在座的各位网络中心领导们,各位教授,你们的任务我觉得是做一个让人们满意的教育云。
我觉得SDN显然对于校园网来说,大网很难说,大网集中控制,可编程可能会比较麻烦,但ADS显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个人认为SDN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特点,因为在座做校园网的人,最痛苦是做校园网的配置管理,这一点是很痛苦的,还有一个是新能和故障管理,当然性能在校园网不是很重视,受重视的是故障管理,一旦出问题可能半夜两三点都得爬起来。那么我们怎么样找到故障以及故障的成因,传统的做法是凭经验,而SDN就不一样了。
现在SDN我觉得我不是非常了解华为的方案,但是我个人认为华为可能在这方面是做得很好的。那未来校园网的需求和应用随着资源共享需求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教授们、校工,校长、校友对校园网的需求是非常个性化的,是以传统IPO为核心的,两个平面合在一起的强度解决方案是很难解决的。就像未来的电信一样的,他一定是非常个性化的需求,因为你资源的需求是显然不一样的。举一个例子视频会议系统,或者协同科研可能会越来越多,怎么样在网络资源管理配置上面,在虚拟化的平台上面按需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时候显然SDN是必须要做的,不做的话是不可能满足这个需求的。我们做协同的科研,我们随时调一个加密的信息出来做调研,怎么样做到?现在是做不到的。显然SDN是挺好的。
这个地方我再稍微地王婆卖瓜一下,在SDN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小组提了一个口号,叫做“计算网络学”,因为SDN告诉我们未来的计算机网络是一台真正的计算机。未来我们做网络的这帮人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是计算的问题,我跟华为同事讨论的时候,他们在谈我们的软件系统是什么,我们的软件应该怎么样做?我觉得这个是对的,华为未来是做计算的,通信的问题就是计算的问题,网络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网络,以后慢慢会走到这一步,所以我们提了“计算网络学”的口号。
怎么样做智慧校园,做一些我们想到了图书情报,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再想远一点儿就是智慧校园的需求和它的发展,其实本质上是如何向人提供信息和资源共享的问题,本质上是这个问题,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方案各位是专家,而我个人是班门弄斧。
一个呼吁是2015年前很多地方都要做ipv6的问题,为什么要转向ipv6,因为当时的ipv4只是一个实验网,因为ipv4协议出现在72、74年这个年代,真正用到互联网上是1984年,中间有长达十年的时候所以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所以ipv6在九十年代协议已经出来了,可是发展的太快了止不住了,现在没办法,因为现在大家还在用实验网。为什么要上ipv6?ipv4的粒子是4294967296是32次方这么多个粒子,比现在全世界的人口要少一些。但是ipv6是多少?我相信大家可能都念不出来,所以请大家考虑往ipv6上面转。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