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重成果论文轻专利 75%高校专利申请近于零
2005-06-20

  知识资产富集、创新能力强劲的高等院校,虽然科技成果丰硕,但目前专利申请仅集中在少部分高校,有75%的高校专利申请数量极少甚至一片空白。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浙江工业大学不久前完成的专项调研课题显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相关政策导向、激励机制还需细化。

  专项调研显示,目前国内各高校专利申请的情况差距甚大: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6所高校5年内申请专利4809项,占全国高校专利申请总数的26.5%。浙江省高校5年中申请的1076件专利中,有91.7%是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两家申请的。

  高校科技成果流失严重。调查显示,近30%的高校有科技成果流失现象,或被窃取,或随人员流动而流失。一些高校中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半脱产”办公司,所经营的多是学校的发明成果。这种“化公为私”,使高校防不胜防;还有的把职务发明成果变成非职务发明成果,以低廉价格转让给外单位。虽然各高校都设有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但管理上仍存在漏洞。

  高校的许多知识资产也未能被“激活”,专利实施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年间,全国高校专利授权量8389项、专利实施量1910项,专利实施率仅22.8%,而全国平均水平约30%。有77.2%的高校专利,包括许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只能束之高阁。

  调研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浙江工业大学专利基地办公室袁木棋副研究员认为,我国高校成果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形成重成果、重奖励、重论文、轻专利申请的倾向,不利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政策和评估体系中,对成果奖励和论文有明确的指标,而对于取得专利却没有充分的认定,由此导致许多科技成果放弃或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袁木棋建议,教育部门在各种检查评估指标体系中应增加专利项目的比重,各高校在职称评定时,也应将专利权的获得与科研成果奖励同等对待。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