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世界技术峰会:聆听一位老科学家的声音
2002-07-24 记者 张小军 丁宝忠

  新华网纽约7月22日电(记者张小军丁宝忠)

  “大家好,我是阿瑟·克拉克,我现在在斯里兰卡。”当一个略有些颤抖的老人声音22日在纽约哈德逊剧院内响起时,全体参加2002年世界技术峰会的专家们瞬间安静下来,生怕听漏这位世界知名老科学家话语中的每一个充满魔力的单词。

  22日,科学家、科幻小说家、预言家克拉克老人通过长途电话,向参加世界技术峰会的新一辈科学家们淡然回忆了自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就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克拉克今年85岁,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曾于1945年最早提出同步卫星原理,在他撰写的科幻小说中描述的许多场景都被现实生活所验证,这些都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1960年,他移居斯里兰卡,后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他的巨幅画像被悬挂在英国科学博物馆的太空探索展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距地心4.2万公里的轨道称为“克拉克轨道”。克拉克曾以“定律”的方式,总结了人类在科学文化方面取得的经验,对人类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克拉克谈起了自己一个未了的夙愿——登月。他说:

  “此生我不能亲身到月球去,但我感觉已经去过太空很多次了!”这应该是克拉克的真实感受,因为30多年前,克拉克应邀参加了美国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的电视实况转播。当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其场景与克拉克数年前编写的一部科幻电影场景几乎一致。

  当被问起对全球电信业目前困境的看法时,克拉克说,30多年来,通信卫星也和其它通信系统一样,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数量上,现在在赤道上空工作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约有200颗左右,异步轨道的通信卫星也有100多颗。通信卫星开始只能提供少量模拟电视转播和模拟话音通信到现在能够提供宽带、移动和多媒体通信。

  卫星本身的寿命延长了10倍,频率可用率提高了50倍,功率提高了100倍,效益与价格比提高了1000倍。

  他说,电信业大有前途。

  克拉克认为20世纪人类最大的科学成果是为生物基因测序。有人问克拉克,是否会考虑在死后被速冻,以便百年后可以借助新技术重新醒来。克拉克说:“有许多人提过这个建议,但我不打算采纳,因为我不希望醒来时发现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世界。”(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