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适逢院士评选,各种争议、曝光也随之而来。高官参选、18位院士被投诉、重大运算失误、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等一系列事件将中国院士推上了风口浪尖,以至于老院士邹承鲁痛心疾首的指出了院士的“七宗罪”。1998年至今,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从全球第13位下降至25位,是我们的院士在自我膨胀,还是中国人的科学精神已迷失于浮躁的氛围当中?就此话题,新浪观察对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进行了专访。
新浪观察:今年又是院士的评选年,据报道,有众多官员和企业家参加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审。这个现象引起了舆论界的普遍关注,讨论的问题有“仕高则学而优”、有参选官员和企业家对自己的炒作,也有暗箱操作的担忧。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何祚庥:官员和企业家能不能参选院士,关键就是不要因为官员或者企业家的身份影响他是否能够当选。工程院也好,科学院也好,院士有个客观标准。只要有这些客观标准就可以了,反正也不因为官员就放松标准,也不因为他是企业家就提高标准,参选院士跟他的身份无关,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有一个做法,就是如果是官员的话,他的科技水平就可以稍微低一些,这个观点我不认同。至于炒作的现象,我认为是有的。多数院士是抵制这种现象的,不过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情况都了解得十分清楚。
新浪观察:我们知道,院士是一种荣誉称号,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学术权威。但现在我们发现有些院士甚至还享受“副部级”待遇,在住房、医疗、配车、津贴等方面受到极高的优待,更有数目可观的各类经费。您赞成院士享受高待遇吗?
何祚庥:我赞成院士享有较高的待遇,这样才能激励人们向院士努力。来自公司的院士享受的待遇是另外的,并不是所有的院士必定有的,像我是没有什么特殊待遇的。待遇包括科研条件也包括社会价值。为什么公司愿意请他?是有好处才请他,没有好处公司干吗要请他,就是为了能给公司带来社会价值。院士给公司咨询一下,顾问一下,带来的效益可能不是几万块钱的事啊!也有企业找过我谈一次话,我感到我的意见是非常中肯的,他要不听我的意见,企业会破产的。
新浪观察:基于院士的名誉、学术地位和公信力等因素,他们往往能够从某些社会活动或做商业广告中得到好处。不乏其人,为了利益讲一些有违科学精神的话,误导了大众。您觉得该受到谴责吗?
何祚庥:广告的问题比较复杂,按照现在中国科学院的规定是不鼓励院士做广告的。但是要从我来看的话,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要这个广告是如实的,不是神吹的,有某些人实事求是的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某种产品,我认为这种事情并不坏,因为这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只要产生的社会效益好,我就不反对。为什么院士就不能发财?可以发财,但不是非要发财不可,有的院士发财,有的院士不发财,发财的院士我不眼红,我个人是不要发财的,这是两件事情。有人说袁隆平的资产是几亿美金。但是袁隆平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大的很哪!给他的经济报酬可能还比不上他的贡献呢!有一种舆论说院士不可以发财,我并不赞同。他是劳动者,他的知识换来社会财富,在促进了总的社会财富以后,他取得他相应的份额,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公平。但并不是所有的院士都以发财为目标,像我就不想发财,我是做基础研究的。
新浪观察: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从1999年的第13位下降至去年的25位,处于中等偏下。SARS期间,美国《科学》杂志网站率先刊登的两篇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的论文均来自国外研究者。以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的权威科学界的水准是不是在下降?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何祚庥:我认为现在有院士贬值的倾向,我们新增选的院士,有一部分人水准不够。我投票是很严格的,我不是每次选满。我认为某些人不够格的话,我就不投。不是可以有10个名额,我就非选满10个名额不可,我认为够水准我才投。但是有人愿意多投那我也没办法。实际上,院士的总人数有上限,只有死了院士以后才可以替补。但是,目前社会公众都希望院士名额增多,都愿意要争取院士。我是愿意坚持标准的,有的人不愿意坚持,我没有办法。在评选当中把握的标准不够严格。要遏制下降的趋势,首先要提高对院士标准的认识,尤其是新增加的院士,他们对标准把握不够严格,我认为我们这些老院士把握比较严格,如果新增加的院士本身的水准不够高的话,他所掌握的标准就会更低。
新浪观察:无论是科学腐败,还是做昧心广告,都涉及到院士的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您认为衡量一个院士的标准,学术水准与社会责任感哪个更重要?
何祚庥:两方面都重要。如果不爱国是不能当院士的,比如我们就开除过一个院士,他走上了不怎么热爱祖国的道路,选上了院士以后,大家无记名投票,投掉了,取消了他的院士资格。院士的标准是明确的,不能有不端行为,不良行为,也不可以有不热爱自己祖国的行为。当然学术水准是构成院士的必要条件。如果有不良行为,哪怕学术水准再高也是不能当的。学术水平低的,当然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常常讲,做事也好,做学问也好,首先是要做人;人都做不好,学问当然也做不好,事也不可能做好。
新浪观察:在这些沸沸扬扬的事件之后,您认为院士该由谁来监督?您觉得社会舆论和普通人民群众有资格批评院士吗?
何祚庥:中国科学院有个科学道德委员会,理论上它应该起到监督作用,具体作用我认为不够大。第一,给他们的职责不明确,就是他们到底起什么作用,我认为这一点不很明确,现在给的责任是号召院士自律,号召是号召了,但是不听,怎么办?我觉得不明确。我当然赞成社会舆论监督,包括所有的人。院士是人民、是社会尊重的群体,更应该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但是批评必须有根有据,根据是否充足是关键的。
新浪观察:目前中国院士制度存在的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何祚庥:需要有一定的公开化,以前不透明为了照顾这个,照顾那个,中国人很讲究“面子”问题。公开化等于就是接受舆论监督。中国古代有“刑不上院士”,我们并不是“刑不上院士”,因为已经有院士资格被取消的了,但是不是就那么彻底了,可以讨论,可以研究。
新浪观察:您认为今天院士碰到的种种问题跟目前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有无联系?
何祚庥:院士当然也受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影响,院士也不是活在真空当中,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院士当中的不良行为跟我们时代的一些思潮、拜金主义也有一定关系。所以我总说,身为一名院士,人家越相信你,你治学、说话、办事就越是要严谨,绝对不能因为私利,明知是利用自身影响夸大其词而还要去做。我们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加强自律,同时接受公众的监督。
新浪观察:感谢您接受新浪观察的采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