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参加了国内某一级学报的编委会,感触颇多。该学报有50多年历史,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甚至在中国“百强”期刊中排名靠前。但就是这样优秀的学报,也面临来稿质量差、发表周期长、刊物生存难的很多压力。造成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或高校在评定职称或课题验收时,发表在该类学报上的文章不算数,硕士和博士生也不能凭这样的论文获得学位。
国内许多核心期刊都面临类似问题:因科研单位和高校都强调SCI,且SCI直接与职称、学位、岗位、经费、科研大奖等等挂钩,与科学家命运相联系,科学家有好的成果首先考虑向国外高影响因子SCI刊物投稿,如被拒后,再试低因子的SCI刊物,实在没有办法才转回国内学报发表。这样,国内学报来稿质量无从保证,几乎成了研究生们“练笔”的场所。
SCI过热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国内学报,其次是科学家,最后是中国的科学事业。
首先,SCI对国内学术出版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办有4000多种学术刊物,但只有75种被SCI收录,且收录的择优标准不统一,随机性强。学科之间、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仅靠一个影响因子来“一刀切”,就大大挫伤了办刊人的积极性。如果只承认国内75种刊物发表的论文是学术文章,那么其他刊物发表的文章就不好定位。如果科研绩效不算数,科学家付出的岂不是无效劳动?任何学科发展都有其历史继承性,学科有其自身特点,一些学科全世界搞的人就不多,无法指望有高的引用率。
其次,中国科学家为发表SCI而打拼。国内某著名专业科学院2007年获得各项经费3亿多元人民币,该院院长向社会公布其科研产出的时候,只提到发表了100多篇SCI文章,平均每300万元换来1篇,其余科学家一年算是白干了。另一个专业科学院为避免公布成果的尴尬,强调得到国家资助1亿多元,但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0多篇。想必是后者发表的SCI不多,因此用了比较含糊的说法。当国家大量的资金换回的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SCI时,这充其量是用纳税人的钱来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还有些科学家“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甚至和学生都懒得交流,一心只有SCI,这样发表了再多的SCI于社会进步何益?
目前流行一种说法,中国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为发达国家的SCI刊物打工;地方高校和科研单位为国内的一级学报打工。由此所形成的“劳动力”真空由国内初学者,主要是硕士博士(后)大军来充当,所产生的学术垃圾数量相当可观。近年来,我国发表SCI和核心刊物论文数量直线上升,但是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影响力却与我们的大国形象严重不符。
第三,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影响。现在的考核模式,是用一个指标生硬地评价几乎全部的学科,它以简单的刊物影响因子来衡量科学家的贡献,只要有小学生的水平就能够做业务主管了。一些单位将SCI影响因子5以上的算一个门槛,发表的名利双收,发表不了的愁眉不展,面临下岗危险,惶惶不可终日,科学家哪有什么心思为追求科学真理而献身。
长此以往,从科学发展来看,中国科学家永远树立不起信心来,因为评价标准是人家的;从国家的实际需求来看,中国科学家是在花纳税人的钱证明自己会写SCI,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反过来还是洋专家说了算。中国科学研究,不改革评估体制,将永远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动辄宣称超英赶美,或者近期攻下诺贝尔奖,这种功利思想难以造就培养一流科学家的人文环境。科技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心树立不起来,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一句空话。
何日没完没了的检查、考核、评估、验收减少了,中国科学家才能平静下来做学问,出于对科学的执著,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搞科研,而不是在美国人的指挥棒下做SCI的奴隶。如此,则中国科学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