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饭,穿戴整齐,把钥匙、手机装包里,锁上门,去上班。你可曾想过为何“想都不用想”就能完成日常生活中这一长串动作,仿佛大脑里藏着一个引导你下一步该做什么的小人儿?
美国布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位于大脑前部的外侧前额皮质(RLPFC)区域与此相关。他们让志愿者做一个记忆游戏,期间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监测大脑活动,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短暂改变大脑活动,结果发现,当人们重复一系列动作时,RLPFC活动增强,当做这一系列动作过程中这一区域受到干扰时,动作次序出错概率增加。研究报告发表于美国《神经元》月刊。报告作者之一戴维·巴德雷说,他们的研究解释了“健康行为”的工作原理,为心理学和神经学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他说:“人对认知行为的控制十分脆弱,容易被神经紊乱或疾病破坏,比如中风、大脑创伤等。这些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不能完成多步骤任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