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新闻 | 高校资讯 | 成果展示 | 科技产业 | 科技论文 | 高校学报 | 专家专栏 | 科研机构 | 科技前沿 | 数据排行 | 评论 | 政策
 
编者的话:自2007年十月份爆出野生华南虎再度亮相陕西秦巴山后,至今一直风波不断。质疑的,叫冤的,取证的,调查的,一时间各方神圣忙得不亦乐乎,随之而来的衍生风潮更是猎猎生风,乃至《科学》也“兴致勃勃”地来趟浑水。这场哗众取宠的闹剧如何收场,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关资料
||事件回顾||
  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首次公布野生华南虎照片。证明野生华南虎在中国境内并没有灭绝。
  随后不久,天涯社区即出现一个帖子提出针对老虎图片的6个疑点。
  10月17日网络质疑华南虎照片真伪的争论上升到媒体强力介入阶段。陕西省林业厅对质疑的说法予以了驳斥。
  10月18日“拍虎英雄”周正龙向媒体宣称,自己所拍的华南虎照片“绝对是真的”。正式引出人头赌虎事件。
  10月24日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赴当地进行野生华南虎资源状况专项调查。从照片上看,虎目有明显变化。
  11月9日《科学》杂志在新闻板块正式刊登周正龙的“华南虎”相片,同日郝劲松一纸诉状将周告上法庭。
||背景介绍||
  美国的《科学》杂志与英国的《自然》杂志是学术界并驾齐驱的两份极其重要的刊物。
  《科学》杂志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缩写为AAAS)的官方刊物。
  《科学》全年51期,为周刊,每周五出版,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该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除了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外,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
 《科学》杂志:我们要刊登“华南虎”照片
郁潇亮 评论:莫尔说“我们私下也觉得照片不太对劲”
“没错,我们一定会刊登这张照片。”莫尔很干脆地回答。莫尔女士透露,11月9日出版的《科学》将为照片配发一篇小短文,就发布在“随机样本”(RandomSamples)这个栏目中。维吉尼亚·莫尔女士在电话中表示,《科学》杂志刊登“野生华南虎照片”,并不表明他们认定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就是真的。“我们私下也觉得照片不太对劲。”回应
 郝劲松:一纸诉状把你告上法庭
郝劲松 评论:周正龙的人头赌虎案
郝劲松介绍,举报信已于下午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寄给了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郝认为,周正龙用纸板做的假老虎伪装成活体老虎近距离拍照,并用拍摄的假老虎照片欺骗政府,欺骗公众,让外界误认为他遇到了野生的华南虎,并骗取国家钱财。郝劲松还说,陕西省林业厅未能进行仔细调查研究,仓促认定周正龙所拍摄照片上的老虎为野生华南虎活体并以官方形式向社会公布,误导民众,涉嫌失职。回应
 国家林业局:照片真假不能说明华南虎现在情况
曹清尧 评论:国家林业局对“华南虎事件”态度明了
国家林业局对他们的汇报高度重视,要求当地林业部门首先要查清楚存在华南虎的更多的补充的数据和信息,因为几张照片几个脚印能否证明野生华南虎的存在?一只孤立的老虎并不等于一个种群的存在,一张照片的真假并不说明野生华南虎现在的情况。国家林业局采取措施,要派出专家组去进一步地调查、核实。调查的情况,欢迎广大记者予以关注。回应
 周正龙:我以人头担保相片是真的
周正龙 评论:“华南虎”相片有可能是假的
周正龙现在很有些懊恼。面对一拨拨找上门来的记者,他像祥林嫂一样重复着,“当初叫我去拍老虎,他们说了拍到就奖我100万,现在只给2万,还被人说造假!我周正龙造孽哟!”被记者问急了便大手一挥,头往门外一甩,“我不是周正龙,照片也不是我拍的,行了吧?!”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处处长力挺周正龙。回应
 中科院专家:自首吧,不然要坐牢
傅德志 评论:有人拍到真实的野生华南虎相片
傅德志发表文章《伪造发现“野生华南虎”村民的上策——投案自首》。文称:伪造发现“野生华南虎”村民忽悠了全世界,可惜他忽悠的是科学问题,科学自有其严肃性、严谨性、实证性和逻辑性。忽悠科学必定被证明是愚蠢的。这场闹剧快收场了,伪造发现“野生华南虎”农民有上中下三策,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找最近的公安机关派出所投案自首。”回应
 王万云:请那些所谓的专家拿出点职业道德来
王万云 评论:傅德志的“以脑袋担保”的赌注
这位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处处长接到本报记者的电话时正在开会,他压低着声音回答问题。当记者提及傅德志的质疑时,这位性直的陕北汉子匆匆走出会议厅,激动地大声说,“我们对此事全过程负责!请那些所谓的专家拿出点职业道德来,别说不负责任的话!”王万云表示省厅不会重新组织专家进行二次鉴定,他还斥责都是中国人“窝里反”。回应
动物保护者:请别让华南虎沦为布老虎
仔细想起来,“拟申报建立陕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似乎并无必要。若是现在真有野生华南虎生存,则证明在并没有“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的前提下,华南虎能够生存,并不需要人类的保护,我们完全是自作多情。当然了,有人说,“建立陕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可以防备偷猎分子。实际上,在科考人员寻找一年都找不到的情况下,我相信没有哪个偷猎分子会冒着一无所获的风险去偷猎华南虎——这样的成本太大了,还不如好好种地呢。
节选自《信息时报》王伟的“请别让华南虎沦为布老虎”
痛心扼腕者:一个科学问题走上了“绯闻主义路线”,悲哀!
一张华南虎的照片,两个人“用脑袋担保”。这种局面令我想起鲁迅先生在《赌咒》一文中的刻薄话:“现在是盗也摩登,娼也摩登,所以赌咒也摩登,变成宣誓了。”让我们纳闷的是:明明可以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取证的一件事,怎么却让人闻出了声势浩大的作秀味道?华南虎究竟有没有很默契地在相机前摆个POSE,谁有本事谁拿出点科学证据来好了,现在只管面红耳赤地赌咒发誓“用脑袋担保”,实在少些技术含量。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邓海建的“以脑袋担保华南虎照片之真假,悲哀!”
忧心忡忡者:“照片猛兽”衍生利益链条
而那些理智的网友和科学家,则表达对下了三颗人头世纪豪赌的失望:“本来是科学之争,最后为何变成了意气之争?何况,还有一位官员和一位科学家参与。”某世界组织曾告诉记者,“照片是假的,没必要解释太多,事情真相已经大白。”畅销小说《中国虎》的作者李克威则说,猫科动物是半色盲,它们的视觉世界只有黑白和紫灰几种颜色。它们看不懂人类世界的芸芸众生相,只求人类能远离它。这只幽灵般的中国虎,至今还继续深陷人类的喧嚣中。
节选自《南方周末》潘晓凌 周思妤的“三颗人头赌一只老虎 "照片猛兽"衍生利益链条”
置身事外者:《科学》“煽风点火”的真正原因
《科学》此举所欲为何呢?事实上,该杂志已为如此行事做了周密的脱身安排。首先是声明杂志无法对事件真相给出定论。其次,从严格意义讲,该杂志只是转载野生华南虎照片,而非刊登作者投稿,因此其审稿和判断真伪的责任便减轻了许多,即便照片真有假,他们也只不过是转载了一张未经查实的照片,检验真伪的主要责任应当是中国的当事者和媒体。他们希望通过国际权威杂志的介入,让当事者不仅对中国人,也对世界拿出一个真实的答案来。
节选自《东方早报》张田勘的“《科学》杂志刊登华南虎照片有深意”
指点江山者:华南虎事件 请政府学《科学》
《科学》杂志的做法是高明的——有作为,有不作为。作为一家全球权威的杂志,特别是作为野生生物专栏作者,自然应该关注这样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毕竟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绝迹,所以要及时发表这张照片。反观我们的政府部门,则恰恰相反,不该作为的时候拼命作为,该作为的时候却毫无动作。我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学习《科学》杂志,该不作为的时候别作为,到了该作为时还得有所作为。
节选自《新闻晨报》葛剑雄的“华南虎事件 请政府学《科学》”
理性尚存者:“华南虎事件”急需第三方调查
《科学》的介入,可能有助于揭开华南虎照片真假之谜;而让人沮丧的是,国内相关调查迟迟未能启动。其实“虎照风波”反映了当下中国媒体的价值追求、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专家的职业道德和整个中国学术界的荣辱得失以及国民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等社会问题。“目前还没有哪个部门上报这个问题,要求更高层机构组织鉴定或者仲裁。”不管怎么说,破解虎照真假之谜并不复杂,我们的相关部门不能再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节选自《科学时报》朱达志的“"华南虎事件" 急需第三方调查”
郑重声明:本专题观点均来源于网络,在各观点后已标注作者和来源,专题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编者对文字部分在不改变愿意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作者和网友见谅。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biw@cernet.com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opyright©1994- CERNIC CERNET  京ICP备020072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