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最近,中央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根本方向,提供基本遵循。教育科研是认识教育规律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拥有2000多个教科院(所、室),研究人员达到10多万人,承担着“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使命。近年来,各级教科院(所、室)面向实践,锐意创新,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作用逐渐显著;对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但是,我国教育科研机构总体上还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以新型智库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还有很大距离,教育科研的智库作用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库较少,参与决策咨询缺乏制度性安排,高质量研究成果不够多,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创新,培养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大师级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全国教育科研战线要主动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化,担当起建设新型教育智库的时代使命。既要借鉴国外优秀智库建设有益经验,又要扎根于我国实际;既要遵循智库建设规律,又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按照自身的运行特点,突出功能定位、突出机构特点、突出工作重点、突出自主品牌和突出人才优势,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思路,冲破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克服路径依赖和浮躁情绪,努力实现几个转变。
实现科研重心的转变。刘延东同志强调,智库要做改革发展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这为教育智库的研究重点指明了方向。一要加强前瞻性研究。政府决策,往往事关全局,特别是重大决策更是如此。作出这样的决策,首先要有预见性,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这就要求教育科研工作,既要着眼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面向未来发展趋势,把政策阐释与战略预测结合起来,把决策的事后论证与决策前的咨询导引结合起来,把总结经验与超前创新结合起来,做好重大问题的预测、预判和预警研究。二要加强对策性研究。要注重研究实效,不作书斋式或纯理论式研究,注重“研以致用”“以用为贵”,注重对与教育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调究和判断,用高质量、专业化的研究成果有效服务决策。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强化问题导向,以推动工作和提高工作质量为根本,研究选题的出发点,就是提供实际工作急需的对策建议,研究工作的落脚点,就是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问题。三要加强针对性研究。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纷繁复杂,新型教育智库的科研,要聚焦,要有的放矢,切忌“四面出击”“遍地开花”“表浅浮泛”。一方面,要围绕政府工作的中心和大局,聚焦政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提出务实管用、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直面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开展理论探索和调查研究,理直气壮地宣传和维护国家教育政策,明白无误地划清原则是非,正确客观地回答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研在点子上,参在关键处,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大而无当、空而无物、对而无用”现象,工作质量、工作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实现科研方式的转变。教科研究历来注重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些方式今天仍然不可缺少,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教育科研要开拓视野,丰富新方法、新手段。一要迈开脚,沉下去。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要捕捉书斋里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苗头;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要拿出情况真实、分析深刻、见解独到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这就要求教育科研人员,迈开脚,走出去、沉下来、钻进去,不断深入社会、了解基层、认识群众,真正实现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让社会了解,接受实践的检验。二要连上网,用好库。在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注重数据的广泛搜集和挖掘,是一流智库的“制胜招数”。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加强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咨询能力,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要从文字研究为主向基于互联网数据研究转变;从样本采集、统计数字分析向云数据、全覆盖数据研究转变;从因果分析、逻辑推理研究向关联、非关联等相关因素呈现式研究转变;从历史静态研究向动态追踪研究转变。三要引进来,走出去。当前,在国际舞台上,我国教育科研的影响力还比较弱。“中国教育问题受重视,而中国教育研究不受重视”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扩大教育科研的交流与,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形成在世界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中国学派。一方面,要及时引进国外教育科研的优秀成果、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准确把握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国的学术话语权,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增强中国教育科研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