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于3月3日开幕。
澎湃新闻近日获悉,民盟中央拟在会上提交《关于深化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 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的提案》。
民盟中央认为,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是评价高校和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与贡献的重要工具,发挥着极强的“指挥棒”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以科研业绩和科研工作量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单一量化评价指标导致科研评价体系僵化。高校把科研成果评价单纯量化为论文多寡、经费多少,对成果的评价过分侧重于论著的数量、主持和参与课题的数量以及经费数量、获奖的级别和数量等,致使科研工作走向功利主义,出现了科研的产业化生产、论文的工厂化生产、“指标教授”层出不穷等问题。
其次,行政权力过度染指评价过程致使评价规范失信。虽然高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术评价的决策、实施、决定机构,但是在学术委员会的实际运行中,行政官员插手干预过多过重,导致评价体系公信力不足,阻碍了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再次,科研评价模式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多数高校的科研评价属于数量主导型,在教师的职称晋升、岗位考评中过度强调研究成果的数量而轻视质量,对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考核表现出过度量化的倾向。这不符合科研工作规律,打击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破坏了严谨科学的氛围。
另外,科研评价中以“学术头衔”论英雄的不良倾向严重。国家制定学术头衔制度是想让学者无后顾之忧、潜心科研,现实中单纯追求学术地位的人却比比皆是,整个学界都被学术头衔延伸出来的“利益链”所牵扯。科研评价中的“头衔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颠倒了名与实的关系,助长了浮躁的学术风气。
为此,民盟中央建议,首先,优化评价指标与标准,强化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立全面、多元、完善的评价体系。采用同行评议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聘任岗位、不同评估对象的多层分类评价体系;建立公开透明、可操作性强的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
其次,珍惜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才能和创造激情,建立有效促进和形成优良学风的评价体系。成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政策的制定,鼓励将科研评价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改变行政主导科研评价的模式,将评价权力交还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评价管理委员会;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和科研劳动特点,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