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5月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社论——《为未知做好准备》(Bracing for the unknown),社论说,去年中国四川的大地震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有益的警示,面对未知...[详情]
2009-05-14
标签:观点
“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12日在映秀镇隆重举行,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重建目标。[详情]
2009-05-13
标签:科学重建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国际舆论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灾难,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详情]
2009-05-13
标签:科学重建
5月12日下午,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个举世震惊的危难时刻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详情]
2009-05-12
标签:相关新闻
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队队长张培震谈科考最新进展:龙门山断裂的危险性何以被低估?[详情]
2009-05-12
标签:地震研究
教育部:汶川地震灾后学校恢复重建的进展情况。[详情]
2009-05-12
标签:科学重建
5月4日,卫云峰老人和前来参观的学生一起手持蜡烛,围在他用瓶盖制作的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牌前缅怀遇难同胞。[详情]
2009-05-12
标签:新闻图片
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国家重点工程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公布一系列重大发现,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那场惨绝人寰的地壳运动初步模型。实践证...[详情]
2009-05-12
标签:科学重建
5月8日晚,总装某基地在“5?12”大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某型重点风洞成功完成震后首次型号试验任务。这标志着在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亚洲最大的风洞群已经全面恢...[详情]
2009-05-12
标签:科学重建
科学重建的创造性实践———“5?12”汶川大地震周年报告。[详情]
2009-05-12
标签:科学重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笔者震后第三次来到灾区,查看房屋的修复与重建情况。现结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权威单位主办,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的《汶川...[详情]
2009-05-12
标签:科学重建
记者10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进展顺利,截至10日,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揭示出北川...[详情]
2009-05-12
标签:地震研究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在国新办5月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上透露,组织了大批的专家集中开展攻关工作,有望在近些年内就启动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地震多发地...[详情]
2009-05-12
标签:地震研究
尽管“5·12”地震至今已有整整一年时间,但龙门山构造断裂性质、汶川的孕震动力条件、龙门山地区的地壳稳定性判定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详情]
2009-05-12
标签:地震研究
一件半截几乎看不出原来颜色的婚纱、一辆面目全非的汽车、破损的水泥柱、扭曲的钢筋……这些“5·12”汶川大地震中留下的物品,在3月2日接待了最后一批参观者...[详情]
2009-05-11
标签:相关新闻
民政部公告第135号:汶川特大地震救灾捐赠款物及使用情况公告。 [详情]
2009-05-11
标签:相关新闻
为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全面提高全社会地震风险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中国地震局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平台8日正式开通。[详情]
2009-05-11
标签:相关新闻
教育部向地震重灾县派驻干部援助灾区纪实。[详情]
2009-05-11
标签:相关新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体如何部署,聚焦哪些技术?一起来看…
“教育”“科技”“人才”——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三个关键词: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
怀进鹏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