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国家重点工程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公布一系列重大发现,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那场惨绝人寰的地壳运动初步模型。实践证明,推进我国“入地”工程,对科学防灾减灾,特别是对我国这样地震多发国家防灾减灾极其重要。
地质学家认为,历史上预测地震的主要困难之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深部探测水平落后是我国地学研究水平、资源探测技术、灾害预报能力落后的重要原因。
汶川大地震后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就提出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建议,党中央、国务院迅速批准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地震发生后,通过科学钻探研究地震断裂和地震机理,是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钻探工程。
预测地震另一大困难,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大地震是一种稀少事件,限制了作为观测科学的地震学的发展。正因如此,罕见大地震是地震科学突破的重大契机。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数据表明,截至5月10日,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实物样品初步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的规模,585米深处厚20米的断层泥,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隆升的最好纪录。
推动地质地震科学研究,不仅要重建汶川大地震模型,而且要探索这一举世闻名地震断裂带的周期规律性。数据显示,通过钻探,在720米深度内相关岩心发现20余条形状不同、规模不等的古地震断裂带,为地震活动周期提供了科学证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3000多次余震的监测以及钻探流体监测,初步发现氦、甲烷和氡流体异常与余震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地震与流体异常关系提供了有效依据。
汶川地震是一场巨大灾难,而从地震学角度认真总结、研究,也可以成为一笔宝贵财富,有助于地震科研工作者在地震预报、震害防御、工程地震、组织管理、地震基础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