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前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门
“这是地震之前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照片,这是地震之后的对比,破坏程度之大可想而知。”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给《科学时报》记者展示的照片中,保护区大门前原本平坦的道路已经消失,两旁的绿树被滚落的山石掩埋。
残垣断壁、沙石滚滚,“地震灾区本来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频发,岷江干旱河谷植被退化严重”。而地震导致更为严重的生态破坏,这也令欧阳志云叹息。
一年前,汶川地震给当地生态系统,野生生物栖息地,自然景观造成巨大的损害,生态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一次实验,从白到绿
“开始的时候,我们测试植被和底栖动物,发现全部都死掉了,过了一年我们再测量,发现逐渐在恢复,但仍然是远远低于震前。”这促使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王兆印开始寻找新的生态修复办法。
地震引发的崩塌,使得河床两岸堆满了光秃秃的大石块,而这样的地方也是植被最难以修复的。
“如果不修复的话,一条河两岸原来是绿的,现在都是白的了。后来,我们想找出如何让它更快修复的方法。”王兆印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为了想办法,王兆印带领研究组找到了一个古代地震区。这就是康定,1955年时,这里也发生了大地震。
这个地方距离地震已经过去54年了。“有一些大石块上面长了苔藓,而且有的苔藓长得很厚,上面还生长了小草和灌木。”
让王兆印兴奋的是,康定的这个地方和他们在四川震区进行研究的岷江河床两岸,地貌太相似了。这也意味着,将康定植被自然恢复的演替过程研究清楚,加以人工运用,就可以到四川进行实验。
“我们发现,主要起作用的是苔藓。苔藓在生长以后,会吸附一些泥土,虽然不多,但是很管用。据我们测量,康定最早的灌木树龄是27年,完全是自然恢复。”王兆印说。
在康定,掀开苔藓,下面扔是光光的石头,而苔藓和草、灌木的根盘根错节,拿起来很轻,说明只要少量的土就可以长。
王兆印开始琢磨,如果一开始提供一点土质和苔藓孢子,就能把前面自然修复过程的20多年节省了。
“我们把康定和四川当地的苔藓孢子混合,粉碎后与土壤混合涂抹在石头上,大概用了四五种苔藓孢子,最后发现有一种真的生长了。”
有趣的是,为了促进苔藓生长,王兆印还在其中分别加入了面粉、鸡蛋和黏土。
“结果发现加其他‘佐料’的都不行,只有加沙土的才生长,而且长得非常好。现在已经有5毫米了。”王兆印笑着说。
从去年7月去康定,到后来8月份组织队伍去进行测量,再到3个月后的11月,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四川进行生态治理实验了。
“上个月去一看,原本光秃秃的大石头已经很绿了。现在,我们已经又做了十几平方米的地方,准备进行详细的观察。”王兆印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