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气象局专家详解奥运开幕式人工消雨
2008-08-11 科技日报 付毅飞

  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绚丽的烟火点亮北京城上空时,气象专家实施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将一条来自西南的暴雨云带“化作无形”,为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9日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王广河,请他对奥运开幕式上的人工消雨作业进行了解读。

  王广河介绍,“飞机人工消雨主要是针对比较稳定的层状云,其中,层状云还分冷云和暖云。”他表示,对于冷云,可通过飞机携带碘化银在云中进行催化作业;如果是暖云,则使用吸湿性的暖云催化剂。针对容易产生雷电的对流云,则采用火箭人工消雨方式。

  王广河说,开幕式当天下午,气象部门派出4架飞机,分别对云、降水条件进行探测和用暖云催化剂进行作业;火箭作业从下午6时到11时30分,持续了大约5个半小时,共发射1104枚。

  王广河说,人工消雨的原理与人工增雨近似,但也有所区别。人工消雨有两种方式。他介绍,一是在目标区的上风方,通常大约是60—120公里的距离,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让雨提前下完;二是在目标区上风方,通常大约是30—60公里的距离,往云层里超量播撒冰核,使冰核含量达到降水标准的3至5倍,冰核数量多了,每个冰核吸收的水分就少,无法形成足够大的雨滴。通俗来讲,就是让雨“憋着不下”。

  关于人工消雨作业的大致流程。王广河说,首先要对天气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细致的观测和预测,确定是否存在降雨的可能。如果发现有降雨的可能,则需要进一步了解本次天气系统对本地的可能影响趋势,何时、何地可能产生降雨。之后就要针对拟保护地区制定人工消雨方案。一有作业条件,则立即启动飞机或地面火箭和高炮等设备进行作业。如果是受移动天气系统的影响,则在拟保护地区的上游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让本地未来的可能降雨在其上游地区提前降到地面,从而达到拟保护地区减缓或消除降雨的目的;如果是局部云系发展产生降雨,则需对目标云系进行过量播撒作业,充分“争食”云中的水分,使云滴很难长大成为雨滴降落到地面,达到减弱或消除降雨的目的。

  他表示,目前人工消雨的影响力是比较有限的。对范围小、强度弱的降水天气过程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遇上强降水天气过程,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还达不到人工消雨的效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