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让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记忆犹新,“文章这样写道,‘中国培养工程师的速度跟制造玩具一样快速廉价……’这充满了对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庞大的惊讶和质量的质疑!”
三年后,这位为工程教育发展奔走多年的教育人终于和他的同伴亲历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获得世界认可的时刻——日前,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签约成员,为此,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
“这将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消息传来,不少工程教育界人士备感鼓舞,“这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也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质等效,对提升我国工程制造业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
“全票加入《华盛顿协议》就是最好的褒奖!”在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副理事长余寿文的印象中,从2005年到现在的8年时间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而且中国工程教育规模迅速跃升至世界第一。
相关专家指出,面对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仍迫切需要深入改革:人才培养需进一步加强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的评价体系与政策保障需进一步完善;工程教育环境建设需进一步强化。
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加大了软件、集成电路、水利、地质、煤矿、核工业、信息安全、动漫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这些人才在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嫦娥工程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引领工程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改革试点项目,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首先,形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学生通过三年校内学习和一年企业学习,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企业则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现了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
其次,提高了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参与“卓越计划”高校积极拓宽师生国际视野,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因特尔、惠普、思科、甲骨文、微软等跨国企业认为,“卓越计划”有利于培养跨国企业所需的国际化工程人才,积极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第三,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计划参与高校优先聘任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等。目前,企业兼职教师数已达上万人,派往企业挂职学习的高校教师已有5000余人。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