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十年首批人选揭晓
2013-11-20 人民日报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十年首批人选揭晓,他们是如何产生的?

非公人才,也入“百千万”

  新闻点击

  421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

  记者19日从人社部获悉: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遴选工作结束,全国共有421位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入选。

  据悉,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会、中科院、工程院等9部门2012年共同印发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启动新十年工程实施工作,明确提出,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培养4000名左右“工程”国家级人选。同时,中央将“百千万工程”纳入“万人计划”统筹实施,10年内,从“工程”国家级人选中选拔1000名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今年初,人社部启动部署了首批人选遴选推荐工作。

  邵峰、张守文、刘晓东、娄延春……随着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遴选工作结束,全国共421位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入选,他们平均年龄47岁,最年轻的仅31岁,其背景既有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有大型央企、创新型民营企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他们是如何产生的?今年的人选有哪些特点?评审工作是否科学公正?入选者又能得到哪些支持?本报记者专访了人社部有关负责人。

  突破传统体制壁垒

  从国有企事业单位扩大到各类企事业单位

  高光勇是今年入选“百千万工程”的专家。2001年,他创办了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血液净化设备等高端数字医疗器械领域研究,在技术上实现了我国血液净化技术领域与世界同步和接轨。

  如果回到过去,像高光勇这样的非公企业人才,是无缘进入“百千万工程”的。但今年却不太一样,“百千万工程”首次将触角延伸到非公领域,由过去的“主要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选拔”扩大到“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

  哪些领域的人才属于“百千万工程”选拔范畴?据了解,“百千万工程”以选拔培养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为目标,重点选拔培养那些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

  在选拔重点上,“百千万工程”向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中确定的重点学科领域倾斜;向引导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推动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倾斜。同时,还特别关注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据介绍,“百千万工程”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400人左右;同时,选拔纳入“万人计划”的基础学科、基础研究领域“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00名左右。“百千万人才工程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各地各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相互协调衔接,形成分层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体系。”有关负责人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