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繁昌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出任过三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助理署长,每年管理近百亿港元科研经费;被推荐的论文超过200份,为世界上最常被引述的数学家之一;指导过的博士生和博士后超过60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今年一月,他刚度过自己的六十大寿。殊荣在身的陈教授对于取得的成绩显得很淡然,但谈起对人生,教育和学术的感悟来,却很是兴奋。就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六十年人生历程的智慧结晶。
不是“书呆子”
陈教授在筲箕湾长大,十分亲近自然,游泳,踢球,抓蝌蚪,捕青蛙样样精通。在慈幼英文中学时是校足球队的队员,他认为运动是一种锻炼各方面技能的活动,既能增进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还能在相互协作中培养团队精神。时隔四十年,他从美国回到香港,当年的球友还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他,至今还联系着,可见其人缘极佳。
人生座右铭“试了不一定成功,不试一定失败”
回忆起当年求学皇仁书院的经历,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1968年,他参加会考后向皇仁递交过申请书,但没获批准。本以为会在慈幼继续学习下去,没料想一次不经意的“尝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开学两周后,被皇仁录取的,原来慈幼的一位好友,通知他说,教室里还有一个空位置,可以过来再申请试一试。陈教授笑称小时候的自己很腼腆,羞涩,而且也很少坐车去较远地方。在母亲的鼓励下,他才鼓起勇气到皇仁一试。皇仁当时的副校长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录取了他。他对这次“尝试”十分满意,认为抓住人生的每一个机会与日后的成功的关系密不可分。他常常用这个例子告诫年轻人,要敢于尝试。香港的传统观念是求稳定,家庭会给年轻人一定的压力,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尝试,害怕失败。这样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发展,“试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试一定失败”。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失败后再从头来过,年轻人有的是机会!
“软技能”(Soft Skill)可给虎添翼
比较皇仁那班同学日后的成就,他发现,最成功的那部分人不一定是考试头几名的那几个,而是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那群学生。他很感激当年皇仁对他的影响。当时皇仁开设了很多学科,学生有很多俱乐部,还有各类聚会。那时,他的视野大大开阔,各项技能也得到了发展,这些“软技能”对于后来的成功大有裨益。皇仁毕业后,他本可进入港大医学院。在香港当医生是一个很稳定的职业,赚钱多,受人尊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他认为当医生不会令其开心,自己擅长的是计算,解方程,同时还很喜欢飞机。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好在家庭也没有给他压力,于是他放弃了读医学,申请去美国攻读工程学。在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得工程学理学士(BS Degree)及理学硕士(MS Degree)学位之后于史丹福大学取得计算器科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到加州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后再于耶鲁大学教授计算器科学。
去“哈佛”还是“耶鲁”?
1979年,择业时,他又面临了一道人生的选择题——去“哈佛”还是“耶鲁”任教?哈佛是名校,薪水和名望都不是问题,而耶鲁有一个有活力的研究团队,何去何从?最后他选择了耶鲁作为事业第一站。他做决定的方法或许能给年轻人一些启示。
他说,首先要清楚自己喜欢和擅长做的事。因为只有对所作的事情有天赋和热情,你才可以胜过别人。不要贪慕虚荣、名望,随波逐流,要遵从内心的选择。自己做决定,把命运抓在手中。没有任何人可以预见未来,也不知道做的决定是否绝对正确,但是我们可以充分调研,尽量多地收集现阶段能得到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做决定。例如“哈佛”还是“耶鲁”这道选择题,他就比较了很多因素。将两个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列出来,做成一个表格。用量化的方式,将各个因素转化成分数,例如校园环境5分,研究团队10分等。最后将所有分数加合,但是最终的选择往往还要靠个人的判断,不一定就是总分高的那个选项。.。一旦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人生苦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后悔和怨天尤人上。
耶鲁工作六年之后,于1985年,他用这一年时间到其它高校交流。在港大交流一个学期之后,史丹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他最后选择到名气不如史丹福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同样是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在该校他开始兼任一些行政职务,于2001至2006任自然科学学院院长。
“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机遇”
纵观他的履历发现其人生充满了“变化”。他拿到工程学学士,硕士,计算器科学博士学位最后成了数学家;数学家又当上了校长。能够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都取得好成就,这得益于其广泛的学习兴趣。他喜欢学习新鲜事物,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校的任何讲座,无论是化学,生物,还是人文学科,只要觉得感兴趣,他都会去参加。这即拓展了各学科的知识,又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这些技能使得他能够抓住每一次机遇。
由此引申到现在的大学“三改四”学制改革。他认为大学入学的新生第一年应该进行通识教育,而不是立刻进入专业的学习。应同时注重“深”和“广”两个方面的培养。大学生本身的专业要学习好,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学习专业外的事物。例如商科的学生要懂得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而音乐,历史这些知识更是人人需要了解。广泛学习,同人交流,从中发现自己,塑造自身人格,对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专业的学习也同样重要,并不是仅仅因为专业将会成为将来的职业。 大部份 物理专业的学生都没有成为物理学家,但是专业学习中的经验很重要。这种进深的学习经验可以迁移。此前养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放弃的精神,以及自信心可以迁移到将来的职业和学习中。
科研: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陈教授早在正式做博士论文科研之前就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自己独立完成,一篇是与同学合作,都没有导师指导。他发现问题的灵感来自于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课堂上,当时老师讲课时讲到一个矩阵,他认为这个矩阵或许有更简便的解法。于是他自己查找数据,推导出了一条公式,这条公式大大减低了数据分析时的难度。有人戏称他是数学界的“新潮人物”,他的研究总是走在最前方,而且每十年就要更换研究领域。这是因为他对科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强烈的好奇心使他能够发现科研的先机,不同领域间的解决方法能够相互借鉴,比如他能将流体力学中解决方法的工具运用到图像处理上。他说,发现问题是成功的一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引导其它的有能力的人进入到这个领域,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陈教授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有不少心得。他笑言,能当一名天才学生的老师,当然是一桩美事。不过把天赋一般的学生塑造得更完美,仍是他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来源之一,也是教育的含义。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当导师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因材施教。他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选择在传统的领域中循序渐进或者是同导师一起开拓新的领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