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正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问题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战略问题。开展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对进一步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由于如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立项支持开展“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工作。
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方创琳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历时4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研究,将遵循人文规律的城市化过程与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有机耦合在一起,采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系统集成方法,系统揭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基本理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约束理论,城市化过程的驱动力与制动力消长转换理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驱动机制与基本定律;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以河西走廊城市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史学文献分析法总结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动态演变特征,系统研究了近50年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发现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需城市用水量增加0.91亿立方米左右,城市化水平每隔5%间隔的单位城市化水平所需城市用水量越大,取水难度和用水成本也越大;通过几何推导揭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理为一条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复合而成的双指数耦合曲线,采用GIS技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度模型,验证了不同类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双指数规律性,辨识了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强度,采用阈值模型计算了未来30年能够达到的城市化水平阈值,在不跨区调水条件下,到2030年河西走廊可承载87万农民进城,城市化水平可提高到35.14%,在跨区调水条件下,通过节水与调水获得15.8亿m3水量可使城市化水平阈值提高到47.17%。最后提出了与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相适应的健康城市化发展模式。该研究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围绕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研究团队4年来先后发表52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5篇,S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出版《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获得国家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等学术著作2部,提交了被总理、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批示的重要咨询报告5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