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第三军医大学等揭示抗感染免疫细胞与分子机制
2016-03-03 中国科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教授万瑛和美国杜克大学免疫学家合作,揭示了树突状细胞调控胞内囊泡转运,从而交叉提呈病原体的抗胞内细菌免疫应答新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免疫学》。

  在机体抗细菌感染过程中,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均发挥重要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C)作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宿主抗胞内细菌免疫应答中尤为重要。DC交叉提呈抗原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

  囊泡转运是大量分子参与的高度有组织的定向运输。DC与胞内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可视为一个以病原菌吞噬体为核心的连续囊泡转运过程。Rab GTPas属于Ras蛋白家族的小GTP酶,其家族的不同成员高度局限性地定位在各种囊泡的膜表面,通过与大量的下游效应分子相互作用,实现胞内膜结构的定向转运,在细胞内膜性结构移动中执行着中心调动功能。

  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全景式描绘了DC细胞内膜的Rab GTPas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谱。他们还描绘了哺乳动物细胞RabGTP酶家族蛋白相互作用谱,并研究了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为例的Rab32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胞内动态变化,从而揭示了Rab32调控李斯特菌胞内增殖的分子机制。

  专家指出,该研究有助于发展更加有效的抗胞外微生物、抗病毒和肿瘤疫苗。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