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增加考生确认环节
近期,国内高校陆续出台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这也标志着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录取工作正式启动。而相比2020年,今年大多数高校在入围比例方面有所扩大,且增加了出分前考试确认环节。
3月30日,北京理工大学在国内率先公布了《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由此也正式拉开了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的序幕。3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紧随其后,也相继发布了招生简章。
综合上述高校目前所发布的招生简章,今年强基计划政策整体与往年相差不大,其报名时间多集中在4月8日~30日,招生科目也大多聚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
除此之外,今年武汉大学首次将基础医学专业纳入强基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作为强基计划的实施“元年”,却出现了大量高分考生入围后弃考、低分考生又不能入围的现象,最终导致很多高校强基计划招生不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再次发生,今年多所高校在招生政策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比如在强基计划的入围比例上,2020年各校所规定的入围比例多为3:1或4: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所规定的入围比例最高,为5:1。而今年,重庆大学、兰州大学规定入围比例均达到了6:1。事实上,相比2020年,大多数高校所规定的入围比例均有所扩大。
此外,今年各高校在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中均新增了出分前考生确认环节。该环节规定,在高考分数公布后,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需进入系统完成考生确认环节,并签订承诺书。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确认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强基计划考核资格,由此带来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进表示,这些新举措将部分缓解高分弃考、低分无效、“报考诚信”等问题,但从根源来看,上述问题的背后是制度设计本身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限,形成了“降分录取—限制学生选择—招生吸引力不足”“降分录取—学生自由选择—招生吸引力强但引发教育公平问题”的两难制度选择困境。未来制度设计应以“疏”代“堵”,将各类选择权还给学生,同时加强政策引导,确保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得出、留得住、用得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