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企业与高校深度融合新模式、新途径,3月中旬,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举行。参会嘉宾大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行业龙头企业。
“我们常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个老大难问题,但如果双方‘老大’都重视,这个问题就不难了。”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说,学校和企业合作,双方主要领导得认识、见面,最好能走进对方的单位。走进企业,看到车间;走进学校,看到实验室,或许就碰撞出了火花。
高校和企业,如何双向奔赴?
搭建创新平台
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孙尧表示,高校培养人才不能闭门造车,要开门办学,跟对应的行业领域企业有密切合作,希望更多企业的高水平技术人员成为学校在读博士生、硕士生的兼职合作导师。“学生到企业、行业领域去看一看,长见识、开眼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定位都有好处。”他说。
近年来我国高校进步速度较快,一些学科已经进入世界前列。高校有实力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说,从国家需求角度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十分重要。如今,核心技术买不来,企业需要突破技术封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呈现出非线性互动与融通创新关系,成果转化周期明显缩短。而且,在技术研发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具优势,企业需要高校院所的研发成果。
为促进高校有组织科研,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企合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2022年6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
为建立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工作长效机制,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应运而生。它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发起,以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作为首批共创单位。首任轮值理事长单位由北京大学担任。
深化校企合作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高校已经展开探索,迈出步伐。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指出,深化校企合作与协同创新,要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畅通校企循环促进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积极打造多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生态。
他表示,科技创新是系统性工程,高校与企业扮演着功能不同但优势互补的角色。一方面,来自高校的前瞻性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市场信息和资金支持可以分散高校的研发风险,加快技术的成熟与产品生产,完成“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
稳定可靠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是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周期漫长,不确定性高,只有制度明确、规则清晰,企业才有信心投入真金白银,科学家才能安心从事基础研究。因此,要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权益分配,搭建专门化的成果管理与对接平台,打造专业化的转移转化团队,消除校企合作过程中潜在的矛盾和障碍,为新质生产力要素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开放的校企合作生态不能只包括高校与企业两个创新主体,还要联合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的优势力量。朴世龙建议,高校与企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各地政策支持;在合法合规、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和服务推动更高质量的校企合作。
202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承担了国家部委和上海市部署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说,学校通过“小切口、大突破”的系列改革试点,解绑了一些制约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细绳子”,系统解决了“不能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他们调整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增强供给侧原动力;加强政策协同改进,确保依法合规转化;优化科创生态环境,汇聚需求侧牵引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样探索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科大模式”。吴枫总结学校的经验:“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我们要守正创新。”高校一方面要做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建设好大学科技园,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吴枫认为,大学应该开展机构改革,把技术创新作为主责主业,设置负责技术创新工作的一级部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