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2004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
2005-04-18 陶世安


  4月1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经全国著名考古学家评议和无记名投票,从参评的22个2004年度重大考古新发现中,评出了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一、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8000年,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房址、灰坑。还发现了祭祀场遗迹,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重要遗物,特别是发现了大量刻陶假面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




祭祀场出土石器


   二、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新石器时代)共发掘清理墓葬262座,出土玉璧、玉钺、玉琮等玉石器200余件。这批以随葬玉石器、特殊葬制为特色的墓地,对诠释这一地区的复兴历程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清凉寺一发掘区


   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夏商时期)发现了宫城城墙以及大型夯土基址等重要遗存。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其中2组具有明确的中轴线。该遗址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

城墙基址


   四、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青铜时代)墓地的外观为一个椭圆形沙山,从中出土了15具服饰完好的干尸,这些干尸是被密封在牛皮囊中才得以保存的。沙山上树立着象征男根和女阴的高大立木,这是远古时期的罗布泊居民文化的痕迹。

保存完好的女性干尸


   五、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西周时期)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城墙,揭露2座大型人工黄土台建筑基址,清理出2座可能为宫殿建筑的大型房屋遗迹。在城外台地上发现清理了西周时期小型贵族墓葬7座,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器。



墓葬出土铜器


   六、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春秋战国时期)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葬在同一墓地的埋葬规律,并将墓葬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代表了越国贵族的5个等级;7座墓葬共出土2000余件随葬品。其中丘承墩一座长57米的“中”字形特大型越国贵族墓葬,是仅次于绍兴印山越王墓的越国第二大墓,共随葬各类器物1100余件,大多为精美绝伦的成组成套的青瓷礼器、乐器和玉器。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


   七、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十六国时期)这座门址坐北朝南,始建于前燕,彻底废弃于元代,共经历了前燕、后北燕、北魏、唐、辽和金元6个时期的建筑和改建,历时1000余年,这在我国城市考古中是极为罕见的发现。其门道结构保存完好,建筑风貌独特,为研究十六国时期北方城市的城门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燕时期门道


   八、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五代十国时期)分别在小谷围岛西部的北亭村的青岗和大香山发现2座南汉时期的砖室大墓,经发掘考证,为南汉的康陵和德陵。其墓主人分别为南汉国两位郡主刘岩和刘隐。其中,康陵在坟丘上建有圆丘,这种“坛墓合一”的陵墓形制为全国首次发现。



出土的青瓷罐和釉陶罐


   九、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南宋时期)发现了南宋时期的御街、御街桥堍和桥墩基础、道路、殿址、围墙、河道、石砌水闸设施以及元代石板道路等重要遗迹。特别是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南宋御街遗迹,从而确定了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而御街桥堍和桥墩基础及河道遗迹的发现,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中采用河路并行体系布局的典型实例。



遗址局部


   十、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清至民国时期)清理出土一大批和白酒酿造工艺密切相关的遗迹,包括水井、酒窖、炉灶、晾堂、水沟、池子、蒸馏设施、路基、粮仓、柱础和墙基等,展示出从原料浸泡、蒸煮、拌曲发酵、蒸馏酿酒到废弃用水的排放等酿酒工艺全过程,遗址年代为清代至民国。



酒坊遗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18日 第四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